第四一三章 惡補修真常識 (第1/2頁)
文飄過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掌櫃們看得很慢,很仔細。
沈雲也不急,坐在東廂房的外間,看似閉目養成神。其實,他的右手裡攥了一枚玉簡,正聚精會神的看著。
說到玉簡,他不得不再贊一次。實在是太方便了。每一塊都只有那麼大,拿在手裡,隨時隨地,想看都能看。一點兒也不顯眼。
他將祖師傳下來的玉簡全收進了百寶囊裡,隨身帶著。只要一有時間,就拿出來看。五天下來,他已讀完三枚。現在手裡正在讀的是第四枚。
除了第一枚是《告諸弟子書》,後面的這幾枚全是修真方面的基礎知識。是以,這幾天裡,他對修真的認識可謂一日千里,進展神速度。
比如說,讀了第二枚玉簡,他知道,修士有修真者與修魔者之分。其中,修真者走的是正道,修魔者則是邪道。世人所說的“正邪不兩立”,在修行的世界也是一樣的。修行世界的正邪對立主要就是指修真者與修魔者之間的對立。
天神宗與青木門都是修的天地正道,所以,其門人皆為修真者。
除此之外,玉簡裡還詳細的敘說了,如何區分修真者與修魔者。而羅列了許多條不同之處後,祖師一言以蔽之:關鍵看煉氣。修真者煉的是五行靈氣,而修魔者煉的是煞氣。
沈雲讀完,忍不住說道:“可見仙庭說天神宗是邪魔歪道,純粹是不負責任的胡說八道。”
第三枚玉簡講的是修真者的修為境界。從低到高,一共分為:先天、煉氣、築基、金丹、元嬰、化虛、飛昇等大境界。而每一重大境界裡又分為若干小境界。除了先天只有前、中、後等三重小境界之外,其餘的六重大境界裡,通常情況之下,都有十重小境界。
為什麼叫做“通常情況之下”呢?所謂通常的情況是指,當某一重大境界修煉至最高的小境界,再一次突破時,修真者往往進入高一重的大境界。也就是晉階。
可是,並非每次晉階都能成功的。祖師再三告誡,修真好比行走於薄冰之上,周邊總是危機四伏。以晉階失敗為例,最嚴重的後果莫過於身殞道消。因此而受傷,也是常見的情況。而最輕微的後果是,無傷無損,進入大圓滿小境界。
不過,進入大圓滿境界絕非壞事。尤其是金丹以下,進入大圓滿境的話,反而有助於夯實基礎。從這種意義上說,進入大圓滿境反倒是天道的恩賜。在天神宗,就有很多故意引導精英弟子進入大圓滿境的法門。
玉簡之中,對小境界沒有過多描述。但每一重大境界是什麼情形,都有大量文字進行詳盡的描述。
沈雲一直以為自己是煉氣境的修為。然而,通篇看完之後,他反倒是更加糊塗了——實際上,讀了《告諸弟子書》之後,他後知後覺的意識到自己真的是一名修士了。可是,自己是怎麼超凡脫俗的,在他心裡仍然是一本糊塗賬。
如果單從丹田的狀況來做判斷,呵呵,他的丹田“混沌一團”,現在仍然是凡人一枚。
但如果從經脈裡有無靈氣來看,他又是先天境大圓滿的樣子。
再換一個角度,他能看透煉氣三層的道童的經絡,那就起碼是煉氣三層以上的修為了——先前他的猜測是對的。和凡人武者一樣,修真者不借用法寶等外物,僅憑一雙肉眼也能透視同等修為及以下的其他修士的經格,從而判斷他人的修為。
當然,這個法子辨別其他修真者的修為也並不是和理論上顯示的那般可靠。因為在這世上,遮掩、偽裝修為境界的法寶五花八門。
話說回來。
甚至於從靈力的強弱來看,沈雲覺得自己應該是築基初期的修為——這又是沈雲在概念上的一個修正。之前,他一直稱為“內力”的存在,其實在修真界另有稱謂,它叫做“靈力”。
也就是說,沈雲讀罷第三枚玉簡,腦袋裡好比是一團漿糊——我現在的修為到底屬於哪一重大境界啊?
為了這個問題,他反覆研讀第三枚玉簡,無果。
又為此糾結了整整一個晚上。
最後,他釋然了。
管它是哪個境界!這個問題一點兒也不重要。他修行,又不是為了得一個高階的美名。他是要實實在在的變強大。只要是真的變強大了,就是被人當成是先天境又如何?
沒過多久,他自己親自推翻了這種膚淺的認識。但是,不得不承認,眼下,它很好的撫平了沈雲心中的不安與焦慮。至少在看到那枚燒錄著功法的玉簡之前,他吃得好,睡得香,一點煩惱也沒有。
手裡正在讀的這枚玉簡,裡頭講的是“丹
《乾龍乾向水流乾怎麼解釋》 第四一三章 惡補修真常識(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