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四四六章 第一座城堡 (第1/2頁)

文飄過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圍在各莊子外邊的絕大部分饑民已經自行散去。留在木棚子裡的那些人,都是些無依無靠的老人、孩子,還有病人。

他們是上無片瓦,下無寸土的佃戶人家,家裡的直系親人都沒能熬過寒冷的冬天,完全沒了去處,只能在木棚子裡住下來。

對於這些人,沈雲的態度是:有病先治病,欠下的湯藥費,待他們病好之後,再用勞力償還;沒病的,尚有勞力的,在莊子裡打一天短工,莊子就包他們一天的住食;只有那些完全沒有勞力的老人和幼兒,莊子裡才免費救濟。

不是他養不起這些可憐之人,也不是他非得要趕著這些弱者去做活,而是,在外飄蕩多年,他看盡人間百態,明白了很多道理。

比如說,這個世道里,可憐之人實在是太多了。以一己之力,他能養活一百人,一千人,甚至一萬人,但是,比這一萬人更可憐的人,還有千千萬萬。他真的是有心無力;

又比如說,升米恩,鬥米愁。白吃白住,細心的照料,更多的時候,招來的是蜂擁而來的白眼狼。但是用勞力來換取就不同了。一方出力,一方出饅頭,在這中間,沒有人施捨,也沒有人被施捨,大家互不相欠,雙方都有底氣,記得對方的好。

很明顯的例子:那些原本餓得走路直搖晃的成年男子們聽說能用勞力換取白麵饅頭,絕大多數沒有再來領過免費的米粥;住在木棚子時的老人孩子們,每天都是早早的起來,頭一樁事將住的木棚子打掃乾淨,然後洗了臉,去莊子門口等活計。當拿到用勞力換來的白麵饅頭和米粥時,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滿足而又幸福的笑容。

而莊子裡也從中得到了直接的好處:首先,饑民早早的自行散了。他們的存糧居然才用掉一半。預料之中的糧荒並沒有出現;以大莊子為例,短短的十幾天裡,他們招到了一千多個短工。原計劃待到春耕過後,修水渠、加固護牆、擴建牲口棚等大件的活,都提前動工,並且很快的就完成了。饑民散去之後,大莊子也大變樣,由一座農莊搖身一變,變成了護城河、護牆、箭塔等樣樣齊全的小型城堡。

至於“活神仙”的稱號,沈雲知道,這是純樸的人們用這樣的方式表達心中的感激與信賴。

或者說,“活神仙”這個稱號,代表著十里八鄉的人們對他們的真心接納。從此以後,他們這群外鄉人就在這一帶站穩了腳,不用擔心與當地人發生衝突,被排擠。

這也是大好事一樁啊。

半個月後,趙宣領著聽風堂的一隊暗探,頭一批迴來了。有儲物袋裝運糧草,六個人不顯山不露水的帶回來了七千石大米和三千五百石小麥。

據趙宣彙報,其餘的小隊也將在近期內歸來。他們收到的糧食與差不多是這個數。

照現在的情形,糧荒很難再出現。所以,這些已經不是很重要。沈雲最感興趣的是,趙宣此次帶回來了貝侯平叛的最新訊息。

大年初一晚,貝侯各部突然盡數出動,一齊向被圍困了三年之久的叛軍老巢發起了前所未有的凌厲攻擊。城中叛軍抵死反擊。雙方激戰了七天七夜。最終,叛軍不敵,全軍覆滅。

“據傳,叛軍的十大天王盡數戰死。城中屍橫遍地。沒有幾個活人了。“趙宣搖頭輕嘆,“平南侯也沒佔到什麼便宜。他在攻城裡身負重傷的訊息被傳得沸沸揚揚,有鼻子有眼的,說的跟真的一樣。”

沈雲不由擔心起永安副教使、陳龍和袁峰等人來。

算了算時間,他也該回鴻溝雲武館消假了。在武館裡應該能打探到他們的詳盡訊息。

更可況,本來在南下之前,他就有計劃在新年過後回武館一趟。一直沒有成行,是因為他被十里八鄉蜂擁而來的饑民拖住了腿。

如今,大莊子,還有其餘七處莊子的形勢大好,他可以放心的出遠門了。

當天,沈雲召集長老們開會:“明天,陣樁能全部砌好。等布好陣,我準備於後天清晨出發,回武館一趟。暫且打算十天之後回來。在我外出的時候,你們各司其職,看好家裡。如有事不能決斷,長老會共商;若是還不能決斷,可傳訊於我。”

“是。”眾人齊聲抱拳領令。

離開仙都之後,沈雲擴大了長老會。李憶等四大掌櫃也成為了長老之一,位列王、李、吳三位坊主之後。

聞言,趙宣詢問:“主公,是否需要我隨行?”

沈雲擺擺手:“不用了。你留下來,有更重要的任務要做。”

趙宣立刻從蒲團上站起來聽令。

“這一次我們出手救災

《乾龍乾向水流乾怎麼解釋》 第四四六章 第一座城堡(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