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十七章 觀眾如雲 (第1/2頁)

明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漁港村,十多年前,還只是一個只有七戶窮苦漁民的無名漁村。

但自從海平田家的海洋捕撈公司成立後,十餘年間,這個小漁村,隨著捕魚業的發展壯大,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五年前,小漁村村東的那座水泥化港口修建完畢之後,漁港村,成了這個已不能叫村,可以用“鎮”來形容的地方的正式地名。

如今,漁港村的常住人口有一千八百戶,近9000人口,每年漁季到來的時候,從周邊蜂擁而來的外來務工人員、各地客商、外國海商以及各路閒雜人等,會讓這個漁村,擁擠成一個近3萬人的大型漁業集鎮。

整個海平縣,也只不過是個五千餘戶、3萬多人口的下縣而已,一個小小的漁港村,繁忙時期,人口竟比全縣還多。

這麼多人口,給漁港村帶來了嚴峻的治安問題,縣府能派過來的治安力量,只有20來個捕快,根本起不到半點作用。

真正維持住漁港村治安的,還是田家派來的那500名裝備精良的族兵,這批族兵進駐到漁港村後,不管是江洋大盜,還是強人猛漢,不論是混江龍,還是過山虎,到了漁港村,都得盤著臥著,休想作奸犯科,休想為非作歹!

田家族兵做到了這一點,三年時間,就摘下了不少官府海捕文書裡犯下命案的強人人頭,打掉了幾十個犯罪團伙,抓住了數十名飛天神盜……讓這裡,成了犯罪分子的禁區。

當然,江湖上,也有一些武林高手不信邪(這個世界,確實是有些武藝非凡之人),想挑戰這片“禁區”,結果,這些武林高手,大多有來無回、死不瞑目。

一些僥倖逃生的武林高手,心有餘悸地在江湖上散播訊息道:田家族兵的手裡,拿著一種能噴出火光和鐵砂的“暗器”,擊發時聲若雷霆,中者必死,比傳說中的第一暗器“暴雨梨花針”還要恐怖,奉勸最好不要去漁港村,即使要去,也最好低調一些,不要惹事。

良好的治安,加上捕魚捕鯨業,給漁港村帶來了海量收益,漁港村的中產階級比例,可以說是整個大周國最高的,凡是在漁港村落戶定居的,只要有手有腳,人不懶惰,最多三年,就能蓋上大磚瓦房,五年時間,保證娶上漂亮媳婦,五年以上,就可以積攢不少家財了。

譬如漁港村最初那七戶窮的讓人心酸落淚的漁民,現都是家財破萬貫的富翁了。

但,常言道,飽暖思***驕奢腐人心,有錢了,一些淫樂窩、賭博場所,在漁港村周邊,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剛不少剛過上好日子的家庭,重新爆發了新矛盾,看這些矛盾有不斷增多的趨勢,漁港村村正田寬,一聲令下,命族兵將這些毒瘤全部掃除!然後帶著一些宣傳人員,挨街挨巷進行宣傳:

“德雲社即將開門營業了,前三天門票免費,後七天門票半價,大家都去瞅一瞅、看一看了!有評書、有歌舞、有雜技、有馬戲、還有奇人異士們的精彩表演……節目保證精彩,保證好看!就在正月十八,與各位不見不散。”

鋪天蓋地的宣傳,反覆多次的洗腦,讓漁港村的村民們,把宣傳廣告中的那些臺詞,都背了下來,同時心裡也有些期待,村西高地上,那座比大家族祠堂還高大幾倍的宏偉建築裡,到底有什麼在等著他們……

正月十八,德雲社開業首日,進入觀看的觀眾數量,達到了3000人。

正月十九,德雲社開業次日,觀眾人數突破了5000人。

正月廿十,開業第三日,德雲社接待的人流量,已突破劇院最大容納上限,工作人員不得不採取限流措施,但仍難當觀眾熱情。

正月廿一,德雲社實施門票收費制的第一天,一人五枚銅錢的門票,這一日收到了四萬五千枚。

正月廿八,德雲社門票恢復全價後,這一天不僅收到了八萬多枚銅錢的門票費,各團組演員們收到的觀眾打賞,也突破歷史新高,達到了5500貫(其中有三位富商豪擲千貫,賞給了他們最喜愛的歌舞團演員)。

二月十八,一個月後,等進入德雲社的觀眾流,終於有所回落後,周鳴才帶著家人和幾十位同學,一起來到了德雲社,給自己在安排了一批最好的座位,坐了下來,欣賞著德雲社各個團組的表演家們,各自獻上的精彩表演。

“啪!只見這位將軍頭戴三叉束髮紫金冠,體掛西川紅棉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繫勒甲玲瓏獅蠻帶;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威風凜凜,殺氣騰騰,旁邊的中軍官告訴王匡:這就是董卓膝下義子呂布呂奉先。真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都市模擬人生小說解說》 第十七章 觀眾如雲(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