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67章 眾志成城 (第1/2頁)

雪山一棵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鄭勝和陳有原手拉著手,逃也似地鑽進汽車,箭一般賓士離去。

過了好一會兒,曾華木然地看著手中的銀行卡,嘴唇輕輕蠕動著,喃喃私語:“這份無價情義怎麼還得了?也罷,能還則還吧。資金危機解除,暫時不用動那筆錢了。”

眼前這幕只短短几分鐘,卻極具戲劇性,反轉又反轉,再反轉,有如鑽地彈爆炸散發出的衝擊波,強烈地撞擊著劉真的心扉,沖洗著他的靈魂,讓他全身不自主地微微顫抖著。

大家都說現在的幹部尤其是鄉鎮幹部難當,百姓野性十足,桀驁不馴,專門和幹部唱反調。一言不和,動輒與幹部頂嘴對峙,或者利用網際網路攻擊,指名道姓罵娘,毫無理由地渲洩不滿,往往頃刻間便掀起軒然大波,讓鄉鎮政府和幹部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疲於應對。

幹部因此人人自危,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生怕一言不慎,觸碰了老百姓的逆鱗,引火燒身。

但是,從來沒有人捫心自問:我們心中裝有群眾嗎?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目的是真心為民服務嗎?碎銀兩雖不多,卻是民脂民膏,足以養家餬口,我們工作的績效對得住工資嗎?大家人浮於事,得過且過,佔著茅坑不拉屎,豈不是尸位素餐?

鄭勝、陳有原是人民群眾中的滄海一粟,他們用自己樸實無華的言行告訴了幹部:我們不要你們講大道理,只要你們講天理良心,真心為我們服務,我們就傾盡全力支援你們。

良久,深深思考的曾華才回過神來,把銀行卡揣進衣服兜裡,捅了捅還在沉思的劉真說:“走,到汪頭村水渠去。”

劉真恍若夢遊,用力晃晃還有點發懵的腦袋,感觸不已:“曾書記,您說的八個字,我剛才又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它是我今後為人、工作、生活的指南。”

簡簡單單的一句話,把劉真的悟性和秉性展露無遺。

曾華含笑點頭讚許:“劉真,說得好。我們走!”

兩人騎著摩托車來到村頭水渠。汪情正指揮人把最後一捆雜草拉走,見曾華兩人到來,一邊招手,一邊大叫:“曾書記,劉書記。”

曾華握著汪情佈滿深淺不一傷口的雙手,看著汪情那張充滿激情而又略顯緊張的臉龐,點頭表揚:“汪情,辛苦了。”

劉真在旁讚不絕口:“汪情的表現可圈可點。他白天組織群眾翻田起壟,移栽烤煙苗,晚上和我逐家逐戶宣傳,為群眾釋疑解惑。”

“為起帶頭作用,他不僅自己種了16畝烤煙,還發動他這一脈的家族,種烤煙達300多畝。”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汪頭村開始的計劃是擴種烤煙至600畝,現初步統計,突破1000畝大關已是板上釘釘了。汪情立了大功。”

曾華加力握緊汪情的手,滿面笑容:“汪情,幹得好,再接再厲。”

汪情象個大姑娘紅透了臉,抽出手,低著頭羞澀地說:“曾書記,這是劉書記鼓勵我。他手把手地教我,言傳身教,是頭豬都知道怎麼做工作了。”

汪情憨厚純樸的比喻逗得曾華、劉真哈哈大笑。

汪情指著寬廣的田野,臉上如春風拂面,引以為傲地說:“曾書記,您看,這一片有800多畝烤煙,丘不隔田,田不差壟,連片種植。”

“今年打響了第一炮,明年就可連片種植千畝烤煙,再創汪頭村烤煙輝煌。”

曾華極目遠眺,無垠的田壠到處都是忙碌的人們,機械起壟機發出嗚嗚的轟鳴聲,屁股後面立刻出現一條整齊的、呈拱形的烤煙壟,跟在後面的兩人快速地鋪上烤煙薄膜,白晃晃地很是閃眼。隨後一人迅速挖孔,一人種苗,呈現出一條完整的烤煙種植流水線。種煙效率之高,讓人歎為觀止。

曾華動情說:“這是一片希望的田野啊!”

劉真說:“曾書記,縣菸草局打破常規,不僅同意我們擴種烤煙,列入全縣烤煙補貼計劃,而且從外市調劑煙苗,從全縣調集烤煙起壟機械,方使我們把握住了煙苗移栽的最佳時機。”

曾華感慨說:“我鎮烤煙擴種就是一場戰役,只有上下聯動,左右配合,眾志成城,才能打贏。”

“找時間,我去拜訪菸草局謝局長,當面表示深深的謝意!”

曾華把目光拉回水渠,只見叢生的雜草已被完全剷除,短短的草杆茬刺立著,凌亂的草屑遍佈水渠,細小的水流淙淙地流著。

汪情指著水渠興奮說:“我們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在水渠兩邊拉起了電網,中間有四個穿著塑膠連衣褲雨靴的人,揹著電動割草機

《天理良心故事》 第67章 眾志成城(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