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00章 難於登天 (第1/1頁)

雪山一棵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謝謝黃兄,”曾華搭著黃紅軍的肩膀,一起坐下後說,“黃兄,我鎮哪些村有特產,其代表人物是誰?”

黃紅軍掰著手指如數家珍:“大平村的西瓜,胡勝;梅藍村的紅瓜子,歐小成;竹子壩村的巨蜂葡萄,樂年斌;李家園村的鷹嘴桃,李勝柳;何家村的淮山,劉全友;大陽洞村的甘蔗,張年成;九嶺村的無核蜜橘,成水平;蓮花橋村的反季蔬菜,彭前進,....”

黃紅軍一口氣數了十多個村的特產種植,喝了口茶後說:“我們鎮風調雨順,土地肥沃,只要有技術,肯吃苦,賺錢不會太難。”

曾華說:“如果以各種植能手為龍頭,帶動群眾選擇適合自己的種植,面積大幅度擴增,總產量會急劇上升,銷售會不會成問題?”

黃紅軍搖著頭說:“寧山雖是農業大縣,但不知為什麼,無論是肉類還是蔬菜、水果大都是從外省、市、縣調進的,價格昂貴。因此,只要農產品品質好,價效比高,何愁銷路?”

“我的沃柑,還未上市就被預購一空,我從不到集市上去賣。”

曾華懸著的心落了地:“黃兄,我想成立柏城鎮名優種植協會,你出任會長,如何?”

黃紅軍問:“協會的主要職責是什麼?”

曾華答道:“一是給後續跟種的農戶手把手傳授實用技術,解決各種植環節的技術難題。二是團結領導各種植農戶,線上線下促銷售,樹立柏城鎮種植品牌。三是堅決制止惡意降價傾銷,打價格戰。”

“書記畢竟是書記,站得高,看得遠,”黃紅軍兩眼放光,豪氣沖天說,“好,我願意幹。”

曾華提醒說:“黃兄,協會是民間自發組織,無經費,無收益。只有付出,沒有回報,甚至是費力不討好,惹人非議,老鼠鑽風箱,兩頭受氣。”

“沒關係,”黃紅軍沒有絲毫猶豫,果斷堅毅說,“曾兄弟,你榜樣在前,為兄學習在後。只要能讓柏城鄉親富裕,我犧牲點時間,耗費點精力,受點窩囊氣算什麼?”

“好極了,”曾華握緊黃紅軍的手不停地搖著,由衷讚揚:“不愧是我重情重義的黃兄!”

黃紅軍說:“曾書記,我鎮大力發展種植產業,有個問題必須及早解決。”

曾華說:“黃兄,你請說。”

黃紅軍吐出一個字:“水。”

張美鳳疑惑道:“黃老闆,桐漯河貫穿柏城鎮,水資源豐富,水怎麼成了問題?”

“張主任,恕我直言,農業基本上是靠天吃飯。你們幹部坐在辦公室裡,是體會不到四季變化給農業帶來的重大影響的,”黃紅軍感嘆幾句後,微笑解釋,“望山跑死馬,臨河干死人。秋冬涸水季節,桐漯河水幾近乾涸見底。1989年夏秋冬連旱時,桐漯河水斷流,全鎮大小山塘水庫都見底,很多村人畜飲水困難,靠消防車運水解決日常生活用水。”

“名優特種植,水是生命。比如沃柑,通常要求土壤的田間持水含量保持在60-80%,地下水位在60厘米以下,極不耐旱。因此,必須靠近水源,便於灌溉澆水。”

“哦,是這樣啊,”曾華聽罷,眉頭微皺,陷入思考之中。半晌,曾華望著嚴昊說:“嚴昊,你在文中提過水的問題,最佳解決方案是對接逍遙沖水庫引水渠道。”

嚴昊點頭說:“是的。逍遙沖水庫的引水工程是省重點工程,我縣2016、17年的農業頭號工程。只要把逍遙沖水庫引水渠道延伸10公里,到達我鎮境內,菸葉採摘完畢後的‘雙搶’用水、名優種植用水,人畜飲水等就統統解決了。”

“延伸逍遙沖水庫引水渠道到我鎮境內,談何容易,”劉善愁容滿面,搖頭嘆氣道,“難啊,比登天還難!”

曾華感到不解:“劉組委,有這麼難嗎?”

劉善灰心喪氣說:“縣委、縣政府是前年確定逍遙沖水庫工程專案的,引水渠在南新鎮打止,與柏城鎮無緣。蔣厚進也曾努力爭取把引水渠延伸到柏城鎮內,他自認為曾當過幾年劉書記的秘書,關係較鐵,便信心十足找到劉牛書記,被劉書記一頓訓斥,狼狽不堪。”

“因引水渠工程有利可圖,他不死心,私下對鎮領導承諾,只要誰能把柏城鎮引水渠與南新鎮對接成功,就獎勵誰十萬元。”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大家如打了雞血般,使出渾身解數,找遍各種關係,都鎩羽而歸。”

劉善的話語象一把重錘,狠狠地砸在了大家的心上,疼得大家都喘不過氣來。房間裡一片靜寂,各自的呼吸都清晰可聞。

《天理良心故事》 第100章 難於登天(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