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7部分 (第1/4頁)

連過十一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進喜正蹲在凳子上聚精會神地聽餘部長講話,突然聽到部長喊自己,馬上站起來說:“來啦!”

餘秋裡微笑著對他說:“來來來,到中間來,叫大家看看!”

王進喜不好意思去,最後被一個幹部拉到中間站在高處。餘秋裡指著他說:“這就是王進喜,大會戰中的第一個英雄,我們的王鐵人。他來到這裡一不問吃,二不問住,先問鑽機到了沒有,井位在哪裡,這裡的最高紀錄是多少。鑽機到了,沒有吊車拖拉機,他就帶領全隊靠‘人拉肩扛’把鑽機抬了上去,立了起來。為了工作,他連續54個小時沒離開井場,把自己買的摩托車用來跑配件,這是工人階級的高度覺悟。房東大娘管他叫‘鐵人’,這是一個非常光榮的稱號。因此,會戰指揮部號召參戰的全體職工都要向鐵人王進喜同志學習,學習他的高度階級覺悟和共產主義風格。”講到這裡,餘秋裡帶頭舉手高呼:“向王鐵人學習!向王鐵人致敬!”全場都站起來跟著餘秋裡高呼。

等會場平靜下來,餘秋裡又說:“鐵人來自大會戰,大會戰需要鐵人。有了這樣一批人,困難再大會戰也能打下去,必然奪得勝利。我們要人人學習鐵人王進喜,人人都來做鐵人,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大油田,把‘貧油落後’帽子甩到太平洋裡去,為大會戰立功!”

這時幾位領導帶頭把王進喜抬了起來,然後繞場一週,全場再次響起“向鐵人學習、致敬”的口號聲。

油田技術座談會以後,各單位都在開展學鐵人、做鐵人的活動。這對於1205鑽井隊是個很大的鼓舞。鑽井隊指導員孫永臣在學習會上對大家說:“鐵人出在我們隊,我們隊更要人人學鐵人,人人做鐵人。咱5隊個個都是英雄漢,人人要在困難面前當英雄,不鬆勁,不退坡,決心實現已定的目標,打響會戰第一炮。”

打井離不開水,1205隊使用的是BY…40型旋轉鑽,是透過泥漿泵、立管、水龍帶和水龍頭組成的一個迴圈系統把用水配製的泥漿透過空心的鑽桿注入地下,經過鑽頭的水眼灌到井筒裡,再從鑽桿外邊返回地面。這樣就需要大量的水。每口井大約要耗水60多噸。在正常情況下,這些水是專業供水隊專門接管線輸送的。可當時馬家窯的管線還沒接通,去要罐車,排程室說得排隊,大約得等3天。

在困難面前,王進喜又一次將他的隊員集合在一起。他說:“活人不能叫尿憋死。還是那句話,有也上,無也上,創造條件上!就是尿尿也要開鑽!”於是,大家找來臉盆、借來扁擔,開始動手端水、挑水。先從屯子裡的井和自己挖的井裡打水,把所有的井掏幹以後,他們就到井場西邊一里多遠的大水泡子裡破冰取水。附近各屯的老鄉和指揮部的機關幹部也紛紛前來支援。很快就有了一支100多人的運水大軍。工具不夠,就四處借,甚至連鋁盔、飯盒、滅火機外殼都用來運水。有些人實在沒有盛水的東西,就乾脆把刨下的大冰塊扛在肩上,送到泥漿池裡。有人還從附近井上找來油管接上泵水。他們就是這樣用各種各樣的土辦法,一天一夜端了50多噸水,足夠開鑽用了。

40多年之後,即2003年10月,在紀念王進喜誕辰80週年的時候,“鐵人”的大徒弟、當年是他左膀右臂的周正榮憶起第一口井開鑽的情景時仍有些激動。他說:當時鑽機裝置已經裝好,準備開鑽,正值這個關鍵時刻,沒有水管車、水供不上。怎麼辦?鐵人帶領大家到一里外的一個水泡子,用臉盆端水,一條取水長龍,源源不斷地把水運送到了井場。就這樣,55噸水保證了第一口井的準時開鑽。大慶開發的第一口井是王隊長帶領我們打的。從安裝鑽機到完鑽,他一連7天7夜沒有離開會戰現場。

第三章 “鐵人”王進喜(3)

1960年4月14日,1205隊到大慶打的第一口井——薩55井開鑽。薩中指揮部也借55井開鑽之機召開了一次向鐵人學習的現場會。參加會戰的各大局的先進鑽井隊,無論是已經開鑽的,還是沒有開鑽的,都派來了“觀察員”,學習1205隊的經驗。王進喜在現場會上講了話。他站在一個鋼絲繩的滾筒上大聲說:“我一到大慶就想開鑽,恨不能一拳頭砸出一口井來!黑天盼,白天盼,這一天終於到了,我們一定要狠狠地打,細心地打,不吃飯,不睡覺也要把薩55井打好。創出一個全國高紀錄,向黨報喜!”

薩55井開鑽後,王進喜日夜圍著鑽臺轉。餓了就吃口工人帶來的乾糧,困了就裹上老羊皮躺在鑽桿上枕個鑽頭睡一會。工人們為了讓隊長能休息,給他在井場挖了個地窖子,他也總是忘了進

《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哪年開始》 第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