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頁 (第1/2頁)
小錦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謝慈帶著一身溫泉裡的暖意,和身上還未散的酒香,回到房間裡時,芙蕖已經早早的睡下養精蓄銳了。 翌日清晨,她便輕手輕腳的,牽了馬離開莊子,往燕京城裡去。 燕京城裡不缺落腳的地方。 謝府仍在,她的朋友也仍在,鼓瑟令在手,謝老侯爺留給他的人燕京城裡也藏有那麼幾個。 多日不回燕京,燕京的變化倒是很大。 坊市間依舊熱鬧,芙蕖在經過太平賭坊時,發現昔日紙醉金迷的煙柳勝地,已經有一大半被貼上了封條,顯得格外悽清敗落。 芙蕖在最熱鬧的地方,找了個小攤兒,要了碗熱粥,順勢像喜氣洋洋的老闆娘打聽,城裡最近有什麼趣事。 對面撿漏的酒樓裡,有說書的有唱曲的,咿咿呀呀,熱鬧中藏著一絲細水長流的靜好。 老闆娘成了碗雪白晶瑩的米粥,操著一把好嗓子,說道:“皇上快要大婚了,前天剛下令,大赦天下,是喜事兒啊。” 大赦天下…… 芙蕖吹涼了粥,抿了一口,無奈的笑了笑,塵埃落定,該判的判了,該殺的也殺了,午門前的血剛剛清理乾淨,皇上一句大赦天下,便揭過去一切,民心也穩了,名聲也洗淨了。 皇上啊,真是個佔便宜沒夠的人。 芙蕖悄聲打聽:“皇上大婚選定的是哪家的女子?” 其實之前早有風聲,是定了孫榮家的么女。 芙蕖故意這麼一問,老闆娘嚷嚷道:“朝中新貴,孫大人家的女兒,已經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老闆娘的嗓門實在太大,惹了一堆人過來湊熱鬧。 接下來,不用芙蕖追問,自然有嘴巴替她問替她說,七嘴八舌。 老闆娘便說起了自己所知道的:“當然是一段佳話啦,年關下,皇上前幾日理順了朝堂,親自到寺中祈福,巧了正遇見在城郊外施粥的孫小姐,咱們少年天子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孫家姑娘大家閨秀舉止嫻雅,老天爺都覺得是良配,天作之合。” 這訊息又不知是誰散出來的。 施粥? 一沒天災,二沒人禍,兩河兩淮這幾年都是風調雨順的富庶時候,城裡城外,要飯的都不大見了,施粥是施給誰啊? 老闆娘那正說到這事:“孫姑娘在城郊外搭的粥棚啊,從臘月初八起,直到來年十五,都一直在,過年若有無家可歸之人,也可到那兒去避難,咱們將來有國母如此,是百姓之幸。” 芙蕖喝完這碗粥,撂下一個銅板,打聽了那粥棚所設的位置,忽然改變了主意,牽了馬掉頭往京郊去。 在這米比鹽都便宜的年頭,她倒要去看看施的是什麼粥。 花了小半日的時間,找到了那個粥棚,芙蕖湊近了一看,樂了。 粥棚外面當真是聚了不少人,排著隊拿著碗等吃粥。 他們身上穿的衣裳是沒有任何磨損的棉布袍子,他們手裡拿的碗是上等瓷窯裡出的貨,再素淨的花紋,也蓋不住那均勻的釉質。 芙蕖把馬停在一邊,跟著到處檢視了一番,卻見著那些領了粥的人竟都不吃,而是晃晃悠悠到了沒人的地方,悄悄往溝裡一倒,回頭又去排起了隊。 剛才那老闆娘若是親眼見的這盛裝,必然說不出那樣一番話。 這孫家倒是挺會給自己造勢。 芙蕖牽著馬遠離了粥棚,到別的地方停下,安頓好了馬,換了一身裝束,抓散了頭髮,經過沿途茶館的時候,順手掏走了一個豁了口的陶碗,在手裡上下拋了一下。 混跡市井,芙蕖是有經驗的。 再次回到粥棚附近,芙蕖佝僂著肩背,混到隊伍裡,等著討碗粥喝,本意只是想湊上前,近距離看看熱鬧,順便見識一下鍋裡熬著的是什麼粥。 芙蕖剛一混進隊伍的末尾,立刻便感受到周圍不約而同投來打量的目光。 十幾雙眼睛同時在她身上逡巡,帶著審視。 過路一個陌生人沒什麼好打量的。 倒是在一群彼此熟識的人群中扔進一個生面孔,能招致所有人的好奇心。 芙蕖完全不在乎那些好奇的目光打量,她專注的捧著手裡的破碗,摸著那塊粗糙的豁口,在終於排隊到她的時候,芙蕖抻著脖子往鍋裡一探,看到了渾濁的白米湯,手中揮著勺子的那位壯漢狐疑的看了她一眼,從表面上撇了一層米湯,咣噹扣到了她的碗裡。 渾濁被白米湯在碗上打著一個小旋兒,芙蕖眨了眨眼睛,釘在原地不懂。 那壯漢揮著勺子攆道:“盛完了快走,下一個。” 芙蕖眼觀六路,敏捷的看到粥棚裡坐著一個身穿素色雲錦的女子,頭上還帶著帷帽,坐在棚子裡唯一比較乾淨的一
《明月應照江東寒電視劇》 第167頁(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