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37野趣 (第1/2頁)

蒼山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些個老人都是太平道中的信眾,之前流亡失所時也就罷了,此時見谷中開始修建學堂,諸事順達,他們也就意動,要求鄧季安排人手搭建祭壇,立起大賢良師神位,信徒們也好四節祭拜。

就如被逼去下曲陽搶張寶遺體的羝根一樣,對這些信徒,鄧季也惹不起,無可奈何,只有點頭同意的份。

宗教存在究竟利弊如何鄧季並不知曉,但他想著最好還是引為己用的好,老翁們已準備離去,他突然心中一動,開口問道:“大賢良師以符水、法咒治人,不知此等本事各位可曾學到幾分?”

老翁們同鄧季一樣,連張角面都沒見過,他這話可有譏諷之嫌,有個叫常德的,在信眾中素有威望,不滿介面道:“大賢良師號稱活神仙,豈是我等凡夫俗子能比?”

常德是汝南人,大家一路北上,鄧季自也認得他,便笑道:

“常老所言不差,大賢良師善治病救人,天下傳名,那是神仙人物,只是咱們雖學不會那些符水、法咒的神仙手段,卻不該忘了其解民苦難之德!”

這時代有眾多巫醫,將鬼神之道和病症相結合,民眾多信服,以後世眼光看或許並不科學,但誰也不能否認其自有一定道理在,中醫本來就是從原始巫術發展出來的,巫者中也不缺有本事的,大賢良師張角或許就是一個,誤打誤撞也好,心理作用也好,裝神弄鬼使小伎倆也好,他曾救過許多人性命是可以肯定的,其中不少還是瘟疫患者,這才讓他的名字在民眾中如日中天,甘願隨他造反謀奪天下。

老翁們對鄧季的話深以為然,俱都頷首,賊首又笑道:“凡夫手段,病症不過仰靠藥石之術,神仙本事咱們學不成,難道以醫救人,再傳大賢良師美名也不行麼?”

“我等年將入土,醫術卻一竅不通,”少年說得有理,但這群老骨頭們哪裡還來得及學醫,常德疑惑道:“又不識文字,便是想學也來不及!”

鄧季笑道:“各位老邁,或許不成,但在谷中挑選年幼聰慧者,請兩位醫匠悉心教導,諸位從旁敦促,將來傳太平道之名,大賢良師之德,卻也算不得難!”

聽鄧季這話,常德等老頭沉思一會,便開始雙眼放光,醫者不需要多高深學問,但識字卻是免不了的,既然已有名師教導孩童們識字,己等再從中挑選數十人培養成良醫,之後治病救人傳大賢良師美名,收納信眾,於太平道來說可是大大有利。

鄧季之所以會如此提議,是因為隨著建造學堂,他正考慮女童是否也跟學習的問題,蓋因這時代婦女不能做官、不能上陣,識文斷字用處便不大,別說那些女童父母,鄧季自己都覺得沒非得讓她們入學堂的必要,此時才靈光一閃,還可從中擇聰慧者為女醫匠,這事交給面前這些太平道信徒們去辦最好不過,比自己管用。

——

夏日炎炎,鄧季跟在伍窕、焦沁兩女身後,一齊挑挖著山中野菜,這個季節,叢林中山菇也不少,一路收穫可謂不小。幸而毒辣的陽光大半被頂上樹葉遮住,還不算太過炎熱,只是遇到山勢陡峭的地方,他才上前拉著兩女過去。

入賊窩已有十餘日,不僅伍氏焦氏已從賊人婦女們那裡學會辨別各種野菜蘑菇,連鄧季也見識大開,學到許多後世沒再食用或沒見過的物種。

白蒿、刺莧、蕨、薇、薺任何可以食用的都一株株被連根挖出,收入身後篾匠用野草編制的籮筐中,偶爾採到山菇,也一併收起來。

兩位婦人果真是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忍受能力極強,隨了鄧季這賊首,從錦衣玉食改為粗茶淡飯再到如今這般上山挖掘野菜,過渡得極其自然,若是放在後世鄧季所知年月裡,幾乎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野菜價格在後世雖被城裡人哄抬到比肉價還高,據說富含各種營養,又保健養生,但鄧季這農家子一直認為那些人是吃飽沒事幹撐的,在這時代,不是家裡揭不開鍋的,可沒人願意食用,更別說大家女了。

在他們身旁怒不遠,是那幾名隨嫁來的婢女,也已在谷中配了男人,她們雖是奴役出身,粗重農活卻也是從小沒做過的,自然大都細皮嫩肉,不比尋常山野村婦那般,到谷中還沒兩日,便已有士卒來討要人,這還是看鄧季面上,若按以往慣例,身邊沒男人看顧,早就被人用了強,一旦拖入密林山溝中去,任她叫破喉嚨,也沒人會多事多管。

不論蛾賊還是黑山賊,此類事件沒那個渠帥管得住,鄧季也無法,不過好歹得照看伍焦兩婦顏面,索性任婢女們在卒兵中自家挑選,總好過最後被強迫,把道理一說,她們自然也不敢拿喬,紛紛出手,連

《農夫三國精校版》 37野趣(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