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50傳名雷公 (第1/2頁)

蒼山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華佗啊,醫周泰,醫曹操,醫關羽,《演義》上鄧季記得的他就出現過三次,可每一次都是傳奇。

愈周泰重傷,開曹操顱,刮關羽骨,哪一段提起來不讓人歎服?

歷史教科書上也曾提及,麻沸散、五禽戲是這位神醫的重要發明,是與張仲景並列的東漢末年兩大名醫之一。

當然,歷史上還有一位董奉,與華、張兩位合稱“建安三神醫”,不過那就在鄧季知識點之外了。

這位李當之卻也不俗,華佗一生弟子眾多,最出名的就是樊阿、吳普和這李當之三人。樊阿擅長針灸,服用華佗所傳授“漆葉青黏散”而活到一百多歲;吳普勤練五禽戲,活到九十多歲仍然耳聰目明,著有《吳普本草》,後世失傳;李當之精於草藥學,著《李當之本草經》,可惜也失傳,只剩幾篇還記在《說郛》中。

鄧季不知道貌不驚人的李當之是位牛人,但光憑華佗弟子這一點就已讓他欣喜若狂了,當然,若是能引來他的老師華佗就更好了,呵呵......

發了一會呆,想起剛才這人的話,他才驚喜問道:“在你眼中真沒官兵賊寇之別?只有疾患而已?”

面前賊人們都已收起刀槍,李當之擦去面上冷汗,忙點頭道:“當然!”

“那就好,那就好,”鄧季大喜,扯住他道:“既如此,到我們山谷裡去治病救人也是一樣的!”

為救這些傷卒,李當之剛才說得滿了,便是想拒絕也沒得機會,受《水滸》故事影響,鄧季喜歡乾脆端人全家,眼珠一轉:“不知先生是哪裡人士?家裡還有何人?”

賊人講理,李當之頓時壓力大減,忙道:“吾乃長安人,奈何逢動亂之世,家人俱未得幸,只剩我孤身一人,平日遊歷各地救治疾患而已,前些日方被上黨郡吏使來從軍!”

鄧季點點頭,衝屋內仍驚魂未定的傷卒們道:“爾等願從賊的,可與我等離去;不願的,看李先生面上,我也饒過了!”

雖說大漢將傾,可賊人也不強,若有生路走,平頭百姓有幾人願意從賊?聽鄧季如此說,傷卒們俱都歡呼,只剩百餘人見不慣官府嘴臉又感李當之恩的願跟隨。

“謝李先生活命之恩!”

傷卒中有人開口謝李當之,其他人也反應過來,廂房內頓時就是感恩道謝聲一片,鄧季笑道:“爾等需記得李先生活命之恩,如今李先生隨我從賊去了,他日陣前相遇,卻莫要加害!”

這是鄧季不安好心,索性將這事借傷卒們口傳回去,日後官府自然不容,要斷人後路了。

待車黍等從寨牆上下來,鄧季便將這裡交給他看管,自攜了李當之出來。

官兵只剩傷卒,伍寨已盡在掌握之中,伍氏全族老小忙著套車準備搬家,鄧季又喚人將密道外老弱盡放進來。

粗略估計下,寨中糧車還有兩萬五千多輛,好在有牲畜出力,只需兩三輛糧車前後系在一起,讓老弱們牽引回去就成,並不太難。

這次谷中除留百餘老弱看家,田豐一家不願來外,其餘皆已到伍寨,伍窕焦沁亦隨之前來,焦氏故地重遊還頗多感慨,伍窕看到老父小弟,卻忍不住“嗚嗚”哭將起來。

鄧季過來時,婦人想到父老族人全被自己這夫婿算計,便氣不打一處來,撇臉子不理他,到了賊窩,一大家子還得依靠賊女婿庇護,伍恭只得從旁勸慰,她才怒火稍洩,去攙老扶幼助族人們搬家。

身在險地,賠罪也不是地頭,得快些離開才是正經,鄧季只好隨她去,自顧忙碌。

之前沒丁點準備,這下什麼都要帶走,伍氏兩千人的搬遷很花費時間,甚至比兩萬多輛車準備好還要慢,外間兩軍早結束了廝殺,好在並未發覺伍寨內變故。

這麼多車馬想悄悄拉回山谷去不是件容易事,鄧季將麾下精壯們一*派出去,維持車隊秩序的,前出道路兩端堵住防止他人靠近的,準備斷後消除痕跡的,備泥石待撤出後堵密道的,一樁樁安頓下來,直將鄧季忙得腳不沾地。待都準備得差不離,日頭開始漸偏西,車隊才終於啟動,穿過伍氏密道,組成一支長長的大車隊,一直往賊窩中行去,最前的抵達山谷時,還有近半留在伍寨中未出發呢。

輸糧車速度本就緩慢,山谷中又只能單行,直到第二日早晨才盡數透過密道,還好後面伍寨中素來正常,官兵注意力不再這邊,才讓他們安然運完。

待最後一輛糧車離去半個多時辰,留守人等才準備撤離,鄧季已先走一步,他不在,這裡便由車黍做主,這鐵塔漢子向來是個話多的,今日隨鄧季做了

《農夫三國精校版》 50傳名雷公(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