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大旱 (第1/2頁)
蒼山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春燕回巢,草長鶯飛,卻又是一年永珍更新時。
在山中窩完冬,過了歲首(注),如今已是大漢中平四年。
這本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可春播過去還沒一月,學堂裡又被停了課。
冬耕時不算,今年春播才被叫停了一次,這才沒多久,又給停了,如今學堂裡除了田豐,還多了兩位伍氏的夫子,當然,還是田夫子說話最抵用。
三天兩頭停課,豈是求學問之道,伍家兩名夫子便求田豐找鄧疙瘩理論一番,田夫子本不欲出頭的,可老閒著也無事,再說這些賊童裡確實也有幾個聰慧的,讓他打不到板子,若真荒廢了,未免有些可惜。
鄧季並不指望學堂裡真培養出滿腹經綸的學子來,在他眼裡,那些可沒有勇卒抵用,不過讓頑童們識字明理,將來有機會拋開這賊人身份時,能用到也就罷了,且眼前的事實在重要,便正言拒絕了田豐。
田夫子本以為自家是可有可無的態度,被這賊頭拒絕,心中還是有不愉之感,可他也無法,只好怏怏而回。
鄧季所謂重要的事情,便是集中一切力量救災,春播後最後一場雨到如今,已有二十餘天滴雨未下了,天上還是晴空萬里,對於靠天吃飯的農夫們來說,這無一是個噩耗。
冬耕只種了兩萬餘畝小麥,如今谷中不缺糧,為改善谷中生活,開春時種下的多為麻,還移植了不少桑樹,受瘟疫影響,涉侯國之前民眾已盡無蹤跡,遺留下的野麻、桑樹不少,這些自然成了賊人們的產業,去年秋婦人們便採下了麻種,今春剛種下沒多久,便看著一天一天仍沒有雨水到來。
小麥是最怕受旱的,如今剛抽出穗來,綠油油的正看著喜人,若被大旱毀了一番勞作,豈不可惜。
為此之故,谷中人等又有了事情做——擔水澆地。
氣溫高時澆水只當滅殺植物,時間便只能在每日早晚時,鄧季下令之後,老弱人等們吆著牲畜,從清漳河中汲水,牛馱人背擔水救災,有了前車之鑑,便是伍氏子弟也沒幾個敢再偷懶的,好在田地離清漳河都不甚遠,雖沒什麼水渠引水,也還趕得及。
日子便這樣一天天過去,旱情也越來越嚴重,如今人們起床第一件事情便是看天色,卻都絲毫看不到有雨模樣,不免盡是嘆息。
氣溫越來越高,泥土抓在手中根本就不能捏成團,水潑到地上,會發出“滋滋”的聲音,轉瞬間就被幹渴的土地吸收完。
就連清漳河水,水流都在逐漸減少,退出原河岸一大截。
人們已在拼盡全力挽救,老人、婦女、精壯、幼童們全忙得不停,可潑下去的水畢竟不可能澆透土地,種下的糧食雖不至於顆粒無收,減產卻已是絕對的。
常德幾次找過來,要求屠宰牲畜祭祀求雨,都被鄧季搖頭拒絕。
向龍王求雨的風俗起自唐朝,如今求雨乃是向社稷山川禱求,這老頭居然要求向大賢良師去求,那位還能管到這塊?鄧季能同意才怪了。
自打劫糧之後,為保安全,谷中對外界的聯絡溝通便一直沒斷過,中平四年這一場大旱,不僅是涉侯國地界遭殃,大漢帝國黃河以北的司隸、幽、涼、並、冀、青都受到了重創。
天災不歇,*又起。
五月間,司空張溫領兵北上幽州,途經魏郡,西涼又反的訊息便傳開來。
據傳,年初,韓遂已殺死邊章、北宮伯玉、李文侯等人,吞併其部,部眾達十餘萬,進兵包圍隴西,隴西郡太守李相如不戰而降,自黃巾起事後,終於出現了第一位向賊眾投降的郡守級別官員。
之後,涼州刺史耿鄙率六郡之兵征討韓遂,卻又任用貪官程球為治中,引得士民不滿,麾下官兵也造起反來,殺耿鄙、程球兩人,耿鄙的軍司馬馬騰聚結官兵,與韓遂聯合,據說兩人已結為兄弟,合兵劫掠三輔之地,威脅到了漢室中央。
這是鄧季到這世後,第一次聽到馬騰這位名人出現,只是這位未來軍閥的身份卻與自家一樣,也是個賊人,還是從官兵轉為賊人的。
三輔有難,天子自然緊張,皇甫嵩已被削爵降官,得用的便是張溫,他前年對付過韓遂,因此功從司空升為三公之太尉,便派他前往平叛。
天子詔令豈敢不從,只是要平叛,大漢京師的兵力已有不足,無可奈何,張溫只得獻計,往邊郡之地借異族兵前往,得準行,這次北上,他便是去幽州借烏桓騎兵的。
張溫過境,黑山賊諸部都安分下來,若惹得這位領軍不去攻西涼而轉伐黑山賊才真是無妄之災,可沒過多久,當錯過農
《農夫三國精校版》 56大旱(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