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下曲陽 (第1/2頁)
蒼山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羝根本意是領這支黃巾殘餘到冀州發展,在他想來,皇甫嵩確實驍勇,可地公將軍和人公將軍的幾十萬人馬他也沒本事一口氣全吃下去,冀州四野裡黃巾殘黨定然不少,只要身為冀州刺史的皇甫嵩這頭大老虎不在家,他的隊伍在這裡就大有可為。
可魏郡逛一圈下來,當地荒廢的土地讓他的心立馬就涼了,若冀州全境都如此,隊伍可別想得到補給,不用官兵來剿殺,自家就能散了。
莫不如退回兗州去?羝根剛打起退堂鼓,自己立即又把它推翻了。
和東郡郡兵一戰雖揀到大便宜,可兗州地勢一馬平川,名門望族又多,黃巾聲勢最大時,幾股幾十萬人馬的大勢力也沒敢在那駐足。
兗州去不得,去幷州也可以,又或窩在太行做山大王也不錯。
無論是到幷州稱霸還是在太行山做山大王,都必須先到太行才行,自家拿定主意,羝根領隊伍離開魏郡,硬頭皮向西北進發。
過了魏郡便是鉅鹿郡,是前年黃巾之亂為禍最烈的地方,張角、張梁、張寶三兄弟都死在這裡,魏郡慘狀仍記憶猶新,老蛾賊們本料定鉅鹿更荒廢,誰知到這邊一看,正逢農時,雖同樣四野無人煙,不少土地卻都開種過,想來農夫們閒時躲在城內,到時節再來耕種收割,比魏郡卻要強上許多。
鉅鹿太守郭典不愧是與皇甫嵩一併斬殺地公將軍的能吏,治理地方也很有一手,羝根對這位已封侯的郡守有些忌憚,不想去招惹,欲領軍快速透過其治下。
正想轉道繼續往西去的時候,隊伍中產生了分歧,開始只是幾個老人,後來聯合不少鐵桿的太平道弟子一同向羝根請願,他們要去下曲陽縣。
冀州黃巾大部平定後,漢室曾告捷天下,人人皆知,皇甫嵩圍攻廣宗縣前大賢良師就已病死,破城後被官兵破棺戮屍,與被斬殺的人公將軍張梁一起傳首級於京師,張氏兄弟中,就只剩地公將軍張寶在下曲陽被殺,屍身與十萬部卒一起築了京觀。
中國的古代戰爭,有不少戰勝者築京觀,習慣是戰後將敵人頭顱堆積成塔,皇甫嵩在下曲陽用連同張寶屍身在內的十萬黃巾築的京觀是比較有名的一次。
和後來的其它京觀不同,皇甫嵩並不是僅用頭顱,他將屠殺的十萬黃巾屍身全部堆積在一起,上面用土築臺展示,佔地五十餘畝,這個大京觀儲存時間很長,直到清朝末年還在,民國時因事故倒塌掉,後來百姓取土,逐漸夷為平地。
在當時這些狂熱的信徒眼裡,大賢良師兄弟三人只剩地公將軍屍身還完好存在,如今已相距不遠,聽說那京觀築在城外,咱不逼你攻打縣城,但取地公將軍屍身出來好生安葬總是做得到的罷?
羝根麾下這支賊軍來源很雜,既有鄧季這樣的老蛾賊,也有如許獨目般半途收攏的其他黃巾,還有方蒙、郭石等脅裹來的無辜民眾,可無論人員成分如何複雜,它始終都是一支宗教力量發展起來的。
起事之初,張角建立的太平道信徒數百萬計,其中自然少不了狂熱份子,他們雖隨著黃巾失敗低迷下去,卻也不算完全消失,這支隊伍裡便還有不少,有的在老弱之中,有的在軍隊裡,都是些老資歷的蛾賊,自然個頂個的說話有分量。
下曲陽縣在鉅鹿郡最北方,要去那裡得穿越過整個鉅鹿,說實話,羝根很是矛盾。
但被這些老蛾賊逼得無法,又想下曲陽不過一小縣,只要路上小心些,將地公將軍屍首挖掘出後迅速離開,危險也不會太大,便勉強答應下來。
於是,全軍改道,向下曲陽縣。
在鉅鹿,羝根終究不敢掉以輕心,許獨目、羅黃巾等斥候全撒了出去,小心翼翼行了十餘天,剛入下曲陽縣境內,斥候便飛馳來報,前面二十里外有兩軍交戰,一方似為黃巾。
羝根心裡“咯噔”一下,仔細問了,那似為黃巾一方有四五千人馬,另一邊的官軍只有千餘,全為重甲騎。
前幾日才佔了東郡喬太守一個大便宜,聽到重甲騎,羝根立馬心癢難撓,也防著官軍使詐,忙讓斥候再去仔細打探,同時令老弱原地待命,精壯士卒們加快行軍速度上前。
過一會,第二撥斥候回報,雙方惡戰正酣,地上伏屍已數百。
既然有屍體,可確定並不是官軍陷阱,不過那支和官軍交戰的黃巾隊伍不論統屬於誰,這時候定都有些不妙,四五千人即便全數是精壯,面對上千重甲騎也要吃虧,不過這和羝根無關,只要他們能陷住這支官兵,自己揮兵從後掩殺,定然再能佔個便宜,說不定還能並掉那支黃巾。
再前行
《農夫三國百度百科》 14下曲陽(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