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197民風 (第1/2頁)

蒼山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1,“然!行路甚難,厚顏與長者討口水喝!”

討水不過是提個話頭,待老者往田埂上取來水囊,趙雲飲過,方才引入話題問道:“冒昧動問,長者一家,緣何口音各異,盡皆不同?”

“無他,只因我等皆亂世苟延殘喘之輩!”老者倒也是個健談的,再加上難得遇到同州人,順口回道:“老朽本常山九門人,受公孫與袁氏兵禍之害,家人俱亡,僅老朽獨逃此殘身,顛泊流落於此。”

指著地中埋頭揮舞鋤頭刨地的惡漢,老者介紹:“此隴西人,舊為牛輔部眾,因戰陷於河南,武力不顯,難入卒兵,官家令解甲為農。”

又指婦人和少年道:“此婦乃濟南歷城人氏,少者山陽金鄉人,俱為黃巾挾裹,初平三年曹兗州破蛾賊,與我郡守換糧而來。”

亂世飄零,無盡心酸,只在老者幾句話語間。活在這時代,生死別離趙雲算見得多,此時也只能輕嘆息一聲,黯然魂傷。

老者反倒是個樂觀的,見趙雲傷感,他竟笑勸道:“尊客勿作小兒女態,我等殘身,得郡守鄧公活命,未因刀兵、病疫、凍餓埋骨於野已是萬幸,今家室伴當不缺,又無徭役之憂、酷吏盤剝,尚有何求?”

指著地中惡漢,老者笑道:“此吾家犬也!”

轉手指樹蔭下奶孩的婦人:“此吾兒媳,甚賢!”

又虛指少年與襁褓中嬰孩:“此乃孫輩!”

言畢,老者自撫掌大笑。

見老人宏達善語,趙雲亦轉欣喜。談性大起。拉著老者在田埂邊席地而座。記起地中大漢方才兇惡模樣,又疑問道:“雲有一問,如鯁在喉:鄧河南新組戶之策安頓流民雖好,然聞西涼軍陋習盡多,若此兇暴難治,不善待老幼婦孺,如何處之?此等事若盡報於縣衙處,則縣中事物繁多;若放之任之。則必蔓延,民間稱苦!”

“我等重組之戶,初始不睦者甚多,去歲尚有不少鬧騰者,然律法森嚴,監察探查、遊繳拿問、三老調停,已儘可處之,無需驚動縣衙官家去!如我家此,言行雖粗鄙,卻無甚禍心。無大害,不過是面惡心善之輩。倒驚擾尊客!”

又一次聽聞河南監察之策,似乎與大漢其它地方都不同,趙雲不由好奇問道:“何為監察?”

雖只是鄉中農夫,老者卻不是愚鈍之輩,前後言語中一直都條理清楚,此問亦能答:“老朽曾聞郡守有言:察官吏貪腐、察卒兵操行、察制度遺漏、察世間一切不平事,謂之監察!”

“然若監察徇私,該當如何?”

“我河南垂鬢小兒也知,監察徇私,民可告之,若所告屬實,監察當斬!其家室、田地、物資盡歸出告者所有!若所告不實,出告者罰糧百石!鞭五十!若出告者為監察同謀,可免罪!”

河南郡宣傳得力,這一條律法已是老少皆知,這樣的制度分明在鼓勵民眾告發檢舉,乃亙古未有之事,趙雲頓時震驚,默然半晌,方拍掌讚道:“使民告官,鄧慕安此舉前所未有,可謂大善!大公!”

“哼!”先前趙雲拉著老者在地頭說話,其餘三人忙著各自手中的事情,皆未插言,此時趙雲出聲稱讚,頓引得地中惡漢不依,他扔下鋤頭,介面道:“客人勿贊!鄧慕安及是不公!同樣納糧,洛水之西戶戶分有牲畜,只因我等後來,便盡無!須知軍中人家,竟有坐騎兩匹,寧閒養也不分給我等,此實大不公!”

在趙雲這樣的外來人眼中,整個河南郡被汜水關分為東西兩個完全不同的天地,然而對於生活在河南郡民眾來說,鄧季治下十一縣卻也被洛水分為兩個不同地域,洛水之西富裕,洛水之東四縣貧困。

自古以來不患寡而患不均,洛水東民眾對這樣直接的貧富差異自然意見最大,看惡漢一臉激憤的模樣,倒讓趙雲有些無語,須知便是本朝文景之治、光武中興時,也未曾聽聞百姓戶戶皆有牲畜。

河南民眾膽大,道左盡敢言郡守之非!人人談之色變的監察不管這個麼?

然而惡漢話語剛落,樹蔭下眼巴巴看著婦人奶孩兒的少年突然掉過頭來,也點頭大聲應道:“對!疙瘩大哥極不公!”

對於現任河南太守的各種別稱,趙雲倒也聽別人閒聊過,草莽中的匪號積習難改,郡下少年男女們盡稱呼他“疙瘩大哥”。

趙雲面向少年,奇問道:“哦!尚有何不公?”

“前者測試入勇卒者,男丁年滿十六即可,今歲起,卻改為十八歲方可,前後不一,我等須得多熬兩度春秋,此非不公乎?”

少年嘴裡說著話,一邊還搖頭晃腦

《農夫三國抱歉書友》 197民風(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