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148百態之一等功民 (第1/3頁)

蒼山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白實領劉玄連夜趕到羅昭家時,這位甲匠正坐在院中發呆。

聽白實願意用馬匹與自家換牛,只求他多照顧腿腳不便的劉玄,羅昭一口便答應了下來。

制甲房中還在求招人手,多名學徒並無甚關係,只要其不會洩密就成,不過那已不是自家操心的事情了,這對父子來之前,羅昭正在想著太守的分工之法。

在他原先的認知中,要製出一套魚鱗甲,手藝最精湛的甲匠沒三年功夫也弄不出來,羅昭的祖上幾位巧匠,一輩子製作出三五套來,已是了不得的成就。

當初貪圖多得五十畝田地,道出自家會制魚鱗甲時,他只是想著花力氣為鄧季這位渠帥製作一套便罷,誰料竟會被太守硬逼著讓自己將祖傳手藝傳出來。

幾位匠人願意將自家絕藝胡亂傳人?

那時候,羅昭真是快悔死了,可人在屋簷下,怎能不低頭,雖接觸不多,但對方本乃賊寇,可不是什麼善類,手藝總無性命要緊。

萬般不甘地交出手藝流程去,接下來發生的變化,卻讓羅昭不由目瞪口呆,這種事情,即便最保守的匠人,也要開始考慮是否再該敝帚自珍。

魚鱗甲的製作,本分打磨、編制、襯墊三大步驟,羅昭當初從父親那裡學會全套手藝花了五年多時間。

到了雒陽後,鄧季招來學制甲的是近百名普通鐵匠,僅要求他們開始學打磨一道工序,他們有鐵匠底子在,上手極快,才半年下來,如今能用的鱗甲片已積攢起三萬餘斤,這個量,能編制出兩百多套全身帶馬甲的魚鱗甲來!

若不是之前制戟、犁耗去太多。庫存中鐵已不多,羅昭深信,這位太守大人會如楊寬那邊一樣,再招數百名人來,一起打磨鱗甲片呢。

太守的野心無疑很大,看這架勢。若是鐵夠多,他說不定準備為麾下人馬盡都弄上一套!

鐵匠們打製出合格的鱗甲片後。太守大人才開始再聘請人手,分與自己學編制與襯墊,這個更快,不過半月功夫就能上手。

待所有人都手熟之後,少年太守從頭看過一遍,便將三大步驟改為二十多道小工序,在自己面前,僅半個時辰便組裝出一套鱗甲片來!這還是因為學徒們失誤不斷,耽誤了些功夫!

自家最快三年才能打製出的一套魚鱗甲。在這群人手裡,從頭到尾最多兩個時辰就能出來,若有兩三百名鐵匠同時打造最基本的鱗片供應,小半時辰便能出來!

看太守試過比札甲輕便但更結實的魚鱗甲後,那惡狠狠勒令官員們想法向周邊尋鐵的模樣,羅昭心有慼慼焉。

若是鐵足。再招些普通鐵匠、或許普通精壯也可,一年功夫就能產出千套以上魚鱗甲!

這種規模,還可以再擴大些!

原本武將難求的鱗甲,竟也可如札甲一般普及開麼?若全軍兵卒戰馬皆為披鱗甲者,裝備出來的將是一支什麼樣的軍隊?

不寒而慄之後,羅昭隱隱又有些興奮。

到這時候,他才覺得將這祖傳手藝傳開似乎並非壞事!

而且似乎除了自己。並無一人學會全套製作法。

仔細回頭想想,這種分工法其實很有道理,可為何前人、自家都未能想到過?這位太守,羅昭覺得他高深莫測!與自己同等待遇的漆匠楊寬那手藝絕對需要時間,可不信那邊還能如自家制甲一般批次生產,小心探聽過,雖因陰乾、晾曬等工序不能加快戟柄產出時間,太守卻讓楊寬領兩百名木匠中挑出的學徒,同樣使用分工之法,半年內便初製出上萬戟柄來,便算三年後只得三千柄成器,其餘皆廢,年產量也夠驚人。

因為太過震驚,羅昭覺得最近似乎還忘記了某些重要的東西,老是想不起來,直到將白實父子送出門,他才猛拍一下頭顱:是了,太守可許諾過第一批甲具產出後,就將自家劃為一等功民的!

如今他得了兩百餘套甲,還不算第一批製出?

若是功民戶籍三等改為一等,就得再多給自家五十畝地,這個忘記可真不該!

出田地得利外,如今在河南郡,一等功民文官中只有田豐、田疇、焦觸三戶;勇卒立功皆還未夠,武將只軍侯以上得此戶籍,然太史慈不入列,多算上伍寧、典韋,也不過才十一戶;親貴伍恭、鄧仲兩戶得賞。總計下來也才十六戶人,自家就是第十七戶一等功民了?

能與這些人並列,自祖師爺魯班算下,墨家先輩、匠民世代到如今,誰有如此殊榮了?

歷來世人皆以“社稷”為重,社稷者,祭祀與農事,可即便只為三等功民,也要

《農夫三國抱歉書友》 148百態之一等功民(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