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五章 侍從武官 (第1/2頁)
哼哈大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時間過得飛快,只是轉眼之間,就進入了崇禎元年的十月下旬。
大明京師北面昌平附近的崇山峻嶺,九月時還是一片青翠,到了十月就開始轉為紅黃之色,之後不過半月,就盡數飄落了。
來自塞外的冷風,越過京師西北的崇山峻嶺,讓大明京師的天氣,比往年更早地進入初冬的季節。
東江鎮防禦作戰和塞北草原上的軍事勝利,讓崇禎皇帝對遼東的局勢暫時放下心來,注意力也暫時轉移到了關內,轉移到了京師。
如今,位於京師西南不到百里的涿州新軍訓練大營之中,新軍預備兵集訓結束之後已經搞了半個多月的考核甄選,此時也已經接近了尾聲。
而皇明忠義講武堂的第一期學員也到了分配去處的時候。
一些勳貴和官宦世家子弟,比如吳惟華、陳格爾巴圖等人,都被安排到了京師三大營裡面任職。
而一些由各省督撫推薦的青年武官,比如許定國、李惟鸞等人,則繼續回到原來的任職地任職,將講武堂裡學來的練兵之法,推廣到各地營兵和衛所中去。
還有一些幸運兒,直接被皇帝欽點,在畢業會操結束,就進了皇宮大內,在乾清宮新近設立的侍從武官處任職。
當然了,說的好聽一點,這些幸運兒是來擔任皇帝的侍從武官,說的不好聽一點,其實就是皇帝的御前侍衛。
御前侍衛本來是錦衣衛拱衛司的職司,但是如今的崇禎皇帝心裡很清楚,不管任何時候,都不能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到一個籃子裡去。
即便是如今錦衣衛的拱衛司和殿前司指揮,都是皇帝親自挑選並且高度信任的人,那也仍舊要從制度的設計上形成相互制約,提前預防可能出現的任何危險。
因此,崇禎皇帝藉著一次與三位軍機大臣單獨議事的機會,說出了自己的這一想法。
完全由內帑出資,在乾清宮月華門外的養心殿前院東西廂內,設立一個新的小型機構,就叫御前侍從武官處。
崇禎皇帝對著三位軍機大臣談古論今,不僅說起了兩漢時期的羽林郎,還說起了隋唐時期的千牛衛等等,前前後後講了一個多時辰。
如今,經過了半年多的磨合,三位軍機大臣都很清楚皇帝的性子,一旦皇帝親自提出了一個想法,並且主動向他們論證其合理性必要性,那麼這個想法必定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結果。
若是皇帝又在提出設想的同時,附加上了一個暗含著讓步意味的條件,比如說由內帑出錢,不需要軍機處或者內閣編列預算等等,那麼這就說明皇帝已經下定決心要乾了。
再者說,最近一個時期,東江鎮和塞北草原上的連續軍事勝利,也讓三位軍機大臣對皇帝的眼光,有了很大的信心。
所以這一次,三位軍機大臣都沒有提出反對意見,只是提出了一點建議,就是侍從武官處只能擔任御前侍衛的職責,而不能再有其他的職能。
崇禎皇帝當然一口答應,他也沒想過要在軍機處和皇帝之間再增設什麼機構或者環節,因為那樣的話,設立軍機處的目的就壓落空了。
崇禎皇帝設立御前侍從武官處的目的,不過是想把如今講武堂中的那些青年俊傑,以及今後軍中的一些優秀年輕武官,挑選一些可以大用的,弄到自己身邊來。
一來親自調教培養一番,以便將來重用;二來增加這些人對皇帝乃至皇室的忠誠度,進一步加強皇帝對軍隊的控制。
同時也是要提高武官的政治地位,畢竟華夏傳統中的文貴武賤,演進到明末的時候,已經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文武之間的隔閡和矛盾愈演愈烈,到了最後還引起了武官階層的集體反彈,要麼飛揚跋扈,不服文官統帥的調遣,要麼陽奉陰違,暗地裡卻坑死了不少文官統帥。
這個問題想要避免,就必須採取有力措施。一個是派出監軍御史,讓他們零距離接觸武將階層,體驗軍旅生涯,提高軍事素養。
另一個,將一些有潛力的年輕武官,提前拉到皇帝身邊,近距離地感受和認知一下朝堂之上的政務運作,培養一下他們的大局觀。
而被崇禎皇帝欽點,進入侍從武官處的講武堂第一期畢業生,一共十二人,都是皇帝在後世就已經知道名字的明末悍將,比如黃得功。
如今這位崇禎皇帝,在講武堂開學典禮的時候,就去過了通州,並刻意地與講武堂的學員們共進了午餐,當時就與黃得功在一張條桌上用飯,自然是沒話找話,與黃得功多說了幾句勉勵的話,還給他夾了兩次排骨。
皇
《日月當空猜字謎打一個字》 第二一五章 侍從武官(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