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 觀摩 (第1/2頁)
三隻小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楊凡走進廠房大樓沒多久,就見到了一樓前臺,這裡也有一位參與了楊凡內訓的保安守護著。
“楊總、沈總,你們好!”保安問候了一聲道。
“你也好!”沈夢晴和楊凡點頭回道。
說是廠房,其實這裡的一切看起來都不像是廠房的樣子,乾淨、明亮、整治,充滿了現代化,倒有點像辦公樓的感覺。
之前安裝裝置時,他來過一次,後來試生產的時候,他又來了一次,倒是對這裡的佈置很熟悉,經過前臺,楊凡便直奔一樓的晶圓生產線。
晶片是精密的器件,製造晶圓的過程中是要保持無塵的。楊凡和沈夢晴在更衣室換上無塵服、帽、鞋、手套、口罩等,因為不是很熟練,足足花費了半小時的時間,這還是手腳比較靈活的,手腳笨一點的第一次穿上時,花四十分鐘到一個小時的時間也不奇怪。
楊凡換完後,公共區等了一會兒才見到沈夢晴走出更衣室。看著她身穿寬鬆的無塵服,頭戴無塵帽,帽子罩住了她的頭髮,並且半面臉也被戴著的口罩給遮住了,楊凡差點認不出她來了。不過雖然無塵服有點寬鬆,楊凡還是能隱隱約約看到她的曲線的。
感嘆完沈夢晴的曲線,他們又來到了風淋室,他們必須站在這裡,被大風猛吵幾秒鐘的時間,然後才能真正走進生產車間,據說是為了吹掉衣服上的塵粒。等所有流程都做完,楊凡兩人才進到了無塵車間。
晶圓是製造半導體晶片的基本材料,最主要的原料是矽,因此對應的就是矽晶圓。
矽在自然界中以矽酸鹽或二氧化矽的形式廣泛存在於岩石、砂礫中,矽晶圓的製造可以歸納為三個基本步驟:矽提煉及提純、單晶矽生長、晶圓成型。
首先是矽提純,將沙石原料放入一個溫度約為2000c,並且有碳源存在的電弧熔爐中,在高溫下,碳和沙石中的二氧化矽進行化學反應,碳與氧結合,剩下矽,得到純度約為98%的純矽,不過這種純度的矽還不夠純,因為半導體材料的電學特性對雜質的濃度是非常敏感的,因此對矽還要進行進一步提純,就是將這種矽再與鹽酸進行氯化反應,生成液態的矽烷,然後透過蒸餾和化學還原工藝,得到了高純度的多晶矽,其純度高達99.%,成為電子級矽。
進到無塵車間,楊凡從第一個工序開始,直接來到了一個圓圓的五人抱大小的電弧爐前,電弧爐的旁邊還有一個梯架,梯架有兩個位置,此時有兩人站在那裡,對著電弧爐指指點點,電弧爐的前邊也站著幾個人,其中一個是操作工作,在忙著操作電弧爐,其他幾個則是研究者。
“楊總、沈總,你們來了!”下面的幾個人看到了楊凡兩人的到來,便打了招呼。
“要不要叫莫工?”其中一位研究員問道。
莫工是公司挖來的專家,對半導體生產裝置的研究很有名,曾經長期在米國的應用材料公司任職。應用材料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裝置和服務供應商,主要產品為晶片製造相關類產品,例如原子層沉積、化學氣相沉積、電鍍、侵蝕、化學機械拋光,測量學和矽片檢測等。
雖然大家都帶著頭盔和口罩,穿著無塵服,但楊凡還是一眼認出了莫工,此時他就站在觀察梯上,離自己比較近的那一個,戴著一副老花眼鏡,眼鏡金絲花邊,很好辨認。
“不用了,我在這等就可以了!”楊凡擺了擺手道,然後和沈夢晴站在一邊,等著他們下來。
沒多久,上邊兩人注意到了楊凡和沈夢晴兩人,他們便下了梯架,來到楊凡面前。
“楊總、沈總!”
“莫工!”
打過招呼後,楊凡問道:“莫工,怎麼樣,有把握嗎?”
莫工他們這一些人便是楊凡招進公司研發晶片生產裝置的團隊,之前有過溝通,說是在研發28光刻機。因為晶片生產裝置大部分其實已經實現了國產,只是一些關鍵的裝置,比如光刻機,還沒有實現國產。
“設計倒是沒有問題,問題在於組成光刻機的光學器件國內沒有,必須依賴於進口。”對於楊凡的問題,莫工立刻明白了,便回答道。
“那能進口吧?”楊凡又問。
“能,畢竟28奈米對於他們來說是比較落後的了,落後了不止二三代。”莫工語氣忽地一沉道。
也是!想著英特爾的正在試量產階段的4奈米的矽晶片,楊凡心裡不由得苦澀。這差距,照正常來說,國家至少還要猛追二十年才能追得上,途中還不能走錯路。
爾後,楊凡心中又寬泛起
《未來智慧手機相機技術的創新與發展趨勢》 第一一六章 觀摩(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