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挖地三尺 (第1/2頁)
湘南笑笑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透過窗欞,照進了趙皓的上房。
趙皓懶洋洋的伸了個懶腰,緩緩的起身,身旁的家奴和丫鬟照舊忙碌了起來。
穿衣、梳頭、洗漱等一番流程完畢之後,趙皓如同往常一樣往前廳走去,與父母共用早膳,但是卻感受到了與往日不一般的氛圍。
今日便是中秋了,全府到處張燈結綵,洋溢著喜慶的氣氛。
農曆八月十五,正是“三秋恰半”,故名中秋。宋時的中秋,有賞月、賞桂、賞燈、吃月餅、飲酒賦詩等習俗。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宋太宗之時,便已把新春、中秋和端陽列為三大節日。
不過在中秋,吃月餅卻是上層社會的行為,蘇軾詩云“小餅入嚼月,中有酥和飴。默品其中味,相思淚沾巾。”
早膳時間,謝芸照例是不斷的往趙皓碗裡添菜,然後又絮絮叨叨的說了一通與王家禮尚往來的事情。
兩家已是準親家,中秋佳節,互贈的禮品也是極其奢華貴重,趙家以金銀珠玉、名貴胭脂為主,而王家則以名貴藥品為主,畢竟那準女婿身子骨弱,是江寧城出了名的。
趙皓百無聊賴的聽著,嘴裡一個勁的嗯啊的,被謝芸又敲了幾筷子。
謝芸又道:“你表兄約你今晚參加錦園詩會,你太公也會來,那是定當隨娘和父親去的,你這小冤家怕是一年多沒見太公了。不過去了給太公問個安,也不要和人家鬥詩了,戌時下分便要去城東瑞鶴園……王家二公子派人來請你亥時初同往瑞鶴園賞燈,少不了我那寶貝兒媳要去的,不可怠慢。”
宋時中秋賞燈的習俗,與那元宵的燈會不同,中秋放的是水燈。“此夕浙江放‘一點紅’羊皮小冰燈數十萬盞,浮滿水面,燦如繁星”。
而在文人騷客最為集中的秦淮河畔,每逢中秋之時,更是水燈遍佈江面,江面上燭火點點,如同繁星一般,如夢如幻,伴著那畫舫上傳來的琴樂之聲,卻似仙界一般。
不過王家的公子千金放水燈,自然不會與尋常百姓在一起,瑞鶴園的北端便是秦淮河,設有碼頭直通園內。每逢中秋佳節時,王家的子女們便會彙集在碼頭上,放下一盞盞精緻絕倫的彩燈,祈求河神保佑。
這一點,倒是和後世的許願燈一般,若得與意中人一起放燈,許上一個願,自是極其浪漫。
趙皓腦海裡已經浮現出後世那種愛情劇中的片段,又浮現出王馨那如花的笑靨、柔情似水的明眸,不覺一陣意動神搖。
良辰美景,佳人相伴,前世無數次YY的情景,今夜即將實現,想想就激動……
*****************
雖然中秋之日,舉府皆忙碌之中,尤以管家為甚,但是白日卻沒趙皓多少事,所以照例帶著趙伝等人出門閒逛。
中秋時節,作為江南最為富庶繁華之地,江寧城中自然也是極其喜慶熱鬧,趙皓少不得要先去領略一番。
然而,他剛剛出了門,便被一輛馬車攔住了。
那輕紗蒙面的女子,早已沒了往日的淡定從容,趙皓從未想到這麼一個淡雅的幾乎不食人間煙火般的女子,會變得如此憔悴和急躁。
只見那人兒雙眼充滿血絲,雲鬢蓬鬆,急得失了禮數,直接急匆匆的攔住他的車馬。
“小九不見了……”
梅林居士,雖然琴技名動江南,但是卻只不過兩三個家奴,三五個婢女,外加一個半大的弟弟,其餘都是收養的童子。
小九突然不見,尋遍了四周,包括她常去的村莊之中也問過了,卻杳無音信,以她的微薄之力已是束手無策,所以第一個想到的便是趙皓。
人在最無助的時候,想到的自然是自己最相信的人。
“伝叔去府內找五十個精壯漢出來,老弱病殘不要,夫人若是相問,便說是我吩咐的。”趙皓二話沒說,轉身對趙伝下達了第一道指令。
“喏!”
“速速去書房取紙墨來,不得延誤。”
這是趙皓下達的第二道指令。
家奴李宏見得趙皓這般神色,哪裡敢怠慢,飛也似的朝府內狂奔而去,不到半炷香的功夫,便已取來紙墨。
趙皓當下將宣紙就鋪在地上,待得旁邊的家奴迅速研好墨之後,飽蘸墨汁,運筆如飛,不過幾分鐘的時間,小九的模樣便已躍然於紙上,栩栩如生。
雖然只吞了一本初級丹青技能書,但是那畫畫的功夫,已是非同尋常。只是情形一片
《大宋明月txt下載》 第62章 挖地三尺(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