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三兄弟 (第1/2頁)
狼中豪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學堂是開啟民智最好的途徑,這位孔北海有著豐富的經驗,劉辯覺得讓他去當校長只怕比他當太守更能發揮出能力。
待孔融的教育告一段落,劉辯也不失時機的表示自己有空就會去北海跟著孔融學習經文典史,孔融撫著鬍鬚,看向劉辯的眼神也友善了起來。
“文舉兄一席話,峰勝讀十年書,如果北海有難,哪怕只有峰一人,也一定快馬加鞭前來解圍。”
北海也是四戰之地,黃巾軍猖獗無比,孔融最不耐煩就是軍旅之事,見何峰自告奮勇要保北海平安,心中更加高興起來……
終於送走了孔融,劉辯長舒了一口氣,和大儒打交道比跟典韋練武還要辛苦,此時總算輕鬆下來。
看看天色漸漸黑了下來,劉辯伸了一個懶腰起身出帳,看來還有一位得自己前去拜訪才行。
這位仁兄官職雖小,面子卻大,劉辯不見他一面,感覺此行便不完美。
出了軍營,暮色已濃,劉辯打聽到公孫瓚的駐地,一路尋來走了不少的路,終於看到大寨中有一處飄揚著劉字大旗,嘴角上的笑容燦爛起來。
劉辯向寨門前衛兵通報了自己的名號,剛被士兵引進營寨,就見三人迎了上來。
領頭一位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
在他左手邊那位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
而他右手邊之人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
劉辯見到這海內聞名的桃園三兄弟,臉上現出尊敬之色,拱手說道:“久聞劉玄德威名,今日得見,足慰平生。”
劉備此時只不過是區區平原縣令,跟著同窗好友公孫瓚來到這裡和諸侯們混個臉熟,討點軍功,希望能博出點名氣。
雖然劉備聽說何峰勇奪虎牢關的事蹟後有心結交,但何峰是大將軍的侄子,劉備有些自慚形穢,暗想這些豪門之人都要看名氣識人,自己熱臉貼上去,人家未見得會領情,因此呆在寨中不曾前往。
劉備雖然和十八路諸侯沒呆多長時間,卻已經受夠了白眼,張飛更是整天大呼小叫要回平原去,要不是劉備和關羽將他死死拖住,只怕早就走人了。
卻不料這個何峰竟然屈尊前來,言語中對自己大為讚賞,一時間喜得劉備面色紅潤,殷勤地將劉辯讓入帳內。
四人正襟危坐,劉辯與三人飲了幾杯酒之後率先說道:“諸事煩多,此刻才來拜訪,怠慢玄德兄,還請見諒。”
劉備對劉辯的好感度也是直線上升,嘴裡連稱不敢,舉起酒杯又與劉辯喝了一回。
寒暄已畢,劉辯一聲長嘆,將自己何氏一門在洛陽的遭遇胡亂地講了一遍,並指著面具說道:“董卓毀容之仇,峰時時不忘,玄德兄當世豪傑,還請指點一二。”
看著關羽和張飛威風凜凜,劉辯眼熱不已,可惜在劉備的光環之下,這兩位猛人當前無論如何也挖不過來,只能隨著局勢的發展徐徐圖之。
劉辯聲情並茂的故事,讓劉備戒心盡去,在得到一千石糧食之後,想了一想,劉備終於開了金口。
“今漢室衰微,舉國疲弊,乃危急存亡之秋也!備乃是漢室宗親,當以國之存亡為己任,願結交海內豪傑,救我大漢於危難之間……”說著說著,劉備眼中的淚水竟然涔涔而下!
一旁的關羽、張飛將這番話聽了千百回,還是忍不住跟著大哥淚溼衣衫。
劉辯也乾咳了幾聲,表明對劉備的鼎力支援,又開口問道:“玄德兄說漢室衰微,當今的天下幾近崩殂,為何會這樣呢?”
劉備想了一想,拱手說道:“備認為,主要還是皇帝昏庸無能,朝廷官員魚肉百姓,他們花天酒地之時,君不見有多少百姓流離失所?”
劉辯聽得拍案而起,“玄德兄所言極是,此等朝廷,如何值得我們去效忠!還不如學陳勝、吳廣揭竿而起,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劉備激動之中現出一份冷靜,揮手道:“不然,以備的想法,忠君愛國,皇帝再錯,那也是君,我們作為臣子的,就要效忠於他,只不過要清君側,將皇帝身邊的奸臣殺光,這樣天下就真正太平了。”
劉辯笑著說道:“峰乃一介武夫,不懂什麼大道理,卻也知曉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如今漢室衰頹,早已是大廈將傾,想來時日無多,何不挾三尺劍定山河,轟轟烈烈地幹一番大事,建立不世之功業!”
劉備眼中現中一絲
《君臨三國之無雙帝王張寧》 第42章 三兄弟(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