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1部分 (第1/4頁)

漂亮格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先找到特拉維夫政府大樓,登上他那天演講的平臺,然後順著他那天的路線,朝東北方向的露天樓梯下樓,一共二十六級。樓梯底下,就是他倒下的地方,一個年輕的極端分子永遠切斷了老人呼喚和平的聲音。

這地方現在有一個三十平方米左右的黑色大理石祭壇,祭壇前的石碑上刻著:就在這個地方,一個星期六的晚上,以色列總理拉賓遇刺身亡。

祭壇中央壘著大塊的黑石,前方三個玻璃罩裡,點著很多蠟燭。我們俯下身去,點燭、獻花。以色列人默默地看著我們。

遇刺地點北側是一條小路,路邊長長的牆上密密麻麻留著大量祭奠者的題詞,由於太多太亂.當局正在用水籠頭沖洗,以保持祭壇附近的整齊肅穆。

我對這些題詞很感興趣,便一把拉過妻子來到水籠頭還沒有沖洗的最後一塊牆上去辨讀。沖洗鄰牆的水珠已灑落在我們頭上,我們不管,滿臉溼渡渡地在希伯來文、阿拉伯文中間尋找英文,我一句句翻譯給妻子聽:我的兒子出生在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你倒下的那天,他現在已經知道你,並將生活在你帶來的和平中。我們全家感激你… …

事件發生的那年我還不知道你倒下的意義,但這幾年我明白了。這個國家需要你,一生在你這樣偉大的人物身旁,居然還有人與愛為敵,向你舉槍,真是可恥… …

給和平一個機會吧…

世界不會忘記… …

妻子說,我們也寫吧,儘管明天就可能被沖洗掉。我謂以寸,寫,於是我找了一個空白處,用大大的中文字寫了三遍“和平”,然後簽名,再用英文註明,我們來自中國。在充滿戰爭狂熱的土地上,真正的英雄並不坐在坦克裡,或者捧著炸藥躲在街角,而提叨腸些冒死輕呼和平的人。我們知道這個界限,因此用幾個中國字,來支援遠去的老人。

一九九九年十月二十/、日,以色列特拉維夫,夜宿M ? ure 旅館

交纏的聖地

終於又回到了耶路撒冷。

謝天謝地,沒有一塊車牌的車隊行駛了大半個軍警重重的以色列,竟然沒有遇到任何阻攔。

在近代交通方式出現之前,世.界各地的朝聖者來一次耶路撤冷,真是難於上青大。他有J 中的極小一部分終於抵達了,當時那些衣衫檻褸的萬里苦行者心情如何?已是我們難於想象。那麼我們,進城時至少也要把胸襟收拾乾淨。

一腳踏進舊城,濃濃的一箇中世紀。

陰暗恐飾的城門,開啟出無數巷道,狹.J ’擁擠、小鋪如麻。所有的人都被警告要密切注意安全,使我們對每一個彎曲、每一扇小門都心存疑懼。

腳下的路石經過千年磨礪,溜滑而又不平,四周瀰漫的氣味,彷彿來自悠遠的洞窟。

不知走了多久,突然一片敞亮,眼前一個廣場,廣場那端便是著名的哭牆(wailing wall ) ,猶太教的最高聖地。

這堵牆曾是猶太王國第二聖殿圍牆的一部分,羅馬人在毀城之時為了儲存自己勝利的證據,故意留下。以後千年流落的猶太人一想到這堵牆,就悲憤難言。直到現代戰爭中,猶太士兵抵達這堵牆時仍然是號陶一片,我見過刀卜些感.人的照片。

靠近哭牆,男女分於兩端,中間有柵欄隔開。男士靠近時必須戴帽,女士離開時不能轉身,而應面牆後退c 在牆跟前,無數的猶太人以頭抵著牆石,左手握經書,右手拍胸口,誦經祈禱,身子微微擺動。唸完一段,便用嘴親吻牆石,然後向石縫裡塞進一張早就寫好的小紙條。紙條上寫什麼,別人不會知道,猶太人說這是寄給上帝的密信,牆是郵電局。於是我也學著他們,在祈禱之後寄了一封。

背後有歌聲,扭頭一看,是猶太人在給剛滿十三歲的男孩子做“成人禮”,調子已經比較歡晚。於是,哭聲、歌聲、誦經聲、嘆息聲全都匯於牆下,一個民族在這裡完成一種壓抑千年的傾訴。

哭牆的右狽叮有一條上坡路,剛攀登幾步就見到了金光閃閃的巨大圓頂,這是伊斯蘭教的聖地.叫金頂岩石清真寺,也簡稱為岩石圓頂(D 。。e ofRock ) ;它的對面,還有一座銀頂清真寺,兩寺均建於公元七世紀阿拉伯軍隊征服耶路撒冷之後。

我們在金頂岩石清真寺門口脫下鞋子,恭恭敬敬地赤腳進人。只見巨大的頂彎華美精緻、金碧輝煌,地下鋪著厚厚的毛毯。

中間一個深褐色的圍欄很高,踏腳一看,圍的是一塊灰白色的巨石。相傳,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由此

《千年一嘆洞簫簡譜筒音5》 第1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