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9部分 (第1/4頁)

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礪住⑵臚跛韭韮住⒑蛹渫跛韭盹J、成都王司馬穎、長沙王司馬乂、東海王司馬越這八王是這場*的主要參與者,而且《晉書》又將他們放到同一列傳中記載,故此這場戰亂史稱“八王之亂”。

李特為民設大營

流民大營:

李特字玄休,西晉末年的巴氐人,十六國時期成漢國建立者李雄的父親,是成漢政權的奠基者。西晉政權的內部混戰,造成了許多農民連口糧都沒有,被迫離開自己的故鄉到別處去逃荒。當時人們將這種逃荒的農民成為“流民”。公元298年,關中地區鬧了一場大饑荒。天水等六郡的十幾萬流民逃荒到了蜀地。蜀地遠離中原,人民生活比較安定,流民們在這裡替人做工為生。但益州刺史羅尚卻計劃將流民們趕回關中,還要在路上設卡盤剝他們的財物。李特不但經常接濟這些流民,還設立大營收容這些流民,故此很受流民的愛戴。李特派使者晉見羅尚請求緩期遣返流民。羅尚假意應允卻暗中準備襲擊大營,卻被使者看穿。李特帶領流民擊退晉軍,接著趁勢攻佔了廣漢。後來李特被羅尚殺死,其子李雄繼續率領流民戰鬥。後來李雄自稱皇帝,國號大成。李雄的侄子李壽改國號為漢,這便是五胡十六國中的“成漢”。

五胡齊出中原亂

五胡亂華:

在晉朝,北方邊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被稱做胡人。漢朝以來,胡人不斷向中原內地遷徙,逐漸盤踞華北地區。到西晉時期,胡人已入居關中及涇水、渭水流域,對晉都洛陽形成包圍之勢。在晉惠帝時期的八王之亂以後,晉室分裂,國力空虛,民生凋敝,中原漢族的軍事力量迅速衰退。胡人趁機起兵,造成中原大亂。百餘年間中原先後由胡人及漢人先後建立了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的政權,因為胡人主要是匈奴、鮮卑、羯、羌、氐這五個少數民族,故史稱“五胡亂華”。北魏末年的史官崔鴻曾編撰了《十六國春秋》一書,記錄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前涼、後涼、南涼、西涼、北涼、前趙、後趙、前秦、後秦、西秦、前燕、後燕、南燕、北燕、夏、成漢十六個政權的歷史,故後世將此一時期稱為“五胡十六國”。實際上這一時期政權的數目遠大於十六個,建立者也不只是胡人。

江南沃土王馬享

王馬共天下:

王導字茂弘,是東晉初年的重臣。西晉滅亡之後,鎮守健康的晉朝宗室琅邪王司馬睿在江南根據晉愍帝遺詔登基即位成為晉文帝,重建晉室,史稱東晉。司馬睿是司馬懿的曾孫,他初踏江南之時,江南士族並不重視這位北方來的天子。但是司馬睿得到了王導、王敦兄弟的鼎力相助。王導為司馬睿出謀劃策,拉攏南方士族,籠絡人心,招攬人才,使司馬睿在南方逐漸佔住了腳跟。因為這樣,司馬睿非常感激王導。在登基的那一天,晉元帝司馬睿曾經拉著王導,要他和自己一同坐在御座上接受百官的朝拜。後來司馬睿不僅讓王導擔任尚書,掌管朝內的大權,還讓王敦總管軍事。很多王氏子弟都封了很重要的官職,王氏和皇族司馬氏一起共同掌握了東晉的大權。當時的民間流傳這樣一句話:“王與馬,共天下”,說的就是這件事。

相關知識

永嘉南渡:

永嘉是晉懷帝司馬熾的年號,這是一個充滿*與不安的時代。由於之前中原地區曾發生過長達十六年的八王之亂,永嘉時期充滿了尖銳的民族鬥爭。匈奴族首領劉曜、羯族的首領石勒等人率領部眾攻佔晉朝土地,掠奪人口。公元310年,即永嘉四年,劉曜在今河南東部攻下漢人塢堡一百餘處。同年,石勒在今湖北襄樊一帶攻下漢人塢堡三十餘處,後又在苦縣寧平城(今天的河南省鹿邑)擊敗晉軍主力,晉軍死者十餘萬人。同年,劉曜又攻陷洛陽,縱兵大肆屠殺焚掠,將洛陽化為灰燼。在這樣的情況下,晉朝的官民大量南逃,史稱“永嘉南渡”。公元316年,劉曜帶兵圍困長安,晉愍帝出城投降。後來司馬睿在南方重新建立了晉朝政權,定都在健康(今天的南京)。健康在原來的都城洛陽的東面,故後世將永嘉難度之前的晉朝稱為“西晉”,之後的稱為“東晉”

《十六國春秋》:

《十六國春秋》是一部記載十六國(公元304年至公元439年)歷史的紀傳體史書,作者是北魏的崔鴻。西晉滅亡後中原地區先後出現了匈奴族劉淵、羯族石勒、氐族苻堅等建立的政權,歷史上總稱為“十六國”,這些政權各有自己的史書,但是體例不一,記述差距也較大。崔鴻將舊的記載加以綜合彙編,寫成一百卷《十六國春秋》,此外還有序例一卷,年表一卷。此書歷史地位很高

《國史通鑑書籍》 第9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