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7章 儀仗往泰山,此去再無晉 (第1/2頁)

老豆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翌日,昨晚外城中的十九皇子遇襲的訊息已經傳遍了大街小巷,讓剛到下鄴的朝廷的威嚴沾染上了一絲笑話。

‘古風宮’中幾位皇子、太保、大儒都與議政殿中被皇帝招來,朝堂上,皇帝大怒,怒斥了下鄴別駕乾如崖,著其吏部協同下鄴官府徹查此事,在明日離開‘下鄴’前必須要查出真兇。乾泰也因禍得福,第一次踏入了議政殿,雖然在此件事上乾泰作為被害人入場。

一直到了天色近晚,下鄴衙門與吏部也沒有找到真兇,這夥死士死的乾淨利落沒有什麼破綻。奏摺遞給了皇上,晚間身邊只有王朝陽、乾正元兩人相陪高宗皇帝疑事,高宗皇帝不滿這樣一張空乏的奏摺。

奏摺上只是說:“死士疑是來自城中的兇手,當為某勢力豢養的死士,或與上次通天河上十九皇子遇襲有關。”

皇帝不滿,言道:“這幫吏部的人,每天都只會幹些甚麼,就連這樣一件事情都辦不好!”太保乾正元只是沉默不語,皇子受襲,這與宗族的保護不力也有一些干係的,當然大部分責任還是在於朝廷。

王朝陽卻嘆道:“陛下,兇手是誰,其實已經被吏部寫在奏摺上了。”皇帝問道:“怎麼說?”王朝陽拱手道:“奏摺上說這次兇手當與上次推十九皇子下河的‘那人’有聯絡。”又道:“這一次遇襲,二次出手很可能是同一人,那麼?”

“是那個‘李道遠’?”皇帝思考問道。

“是不是其人還不確知,不過呆在這下鄴這兩人就連我也聽說,這李道遠最近似乎與‘乾王’一系的人走的很近,而且,聽說李道遠的弟弟曾經在上京城中冒犯過十九皇子,李道遠與十九皇子的關係也十分不善。”王朝陽一點點稟告。聽得皇上與太保王朝陽皺眉思考,此事還需再問問乾泰。

“來人,著十九皇子覲見。”皇上衝門外下令道。

乾泰進入上書房之後,見過了皇上、太保、大儒王朝陽,詳細稟告了這次自己遇襲的經過,還有上次乾泰在通天河上時險些被退下河的經過。皇帝問‘這麼說,那日退你下河的很可能就是那李家的李道遠。”乾泰道‘是李道遠。’

上書房中,皇上與兩位老者都靜靜思考乾泰的稟告。最後皇帝令:“明日參拜泰山,著李道遠墊後,替陛下看守‘古風宮’待儀仗歸來。”

皇帝之所以這般處理那‘李道遠’,實則是而今還無證據證明正是李道遠害人,再則考慮到李道遠的‘李家’的影響力和‘李道遠’(或者說是代表著醫家的李家)而今正與‘乾王’一系人勾結,在下鄴城中,要平白治此子的罪只會招來下鄴百官為其求情,到時候更會讓皇室丟臉。所以陛下才會讓李道遠留在下鄴,遠離禍患貶低疏離。

乾泰非但毫無意見,還請求就讓那李道遠隨行祭拜泰山,甚至,乾泰還有可能從跟在身邊的李道遠身上,發現這李道遠與乾王之間勾結的真正陰謀。

此番大儒王朝陽為皇上點出‘吏部奏摺’的意義,除了他此行是相配陛下的謀士之外,再者,還有對乾泰這個幼齡皇子的欣賞之意,在大儒王朝陽看來,乾泰皇子為人不失剛正,雖年幼卻謙恭仁德,又喜好史學。

天色黑白漸變,清晨,陛下朝拜‘泰山’的行程停駐下鄴的三日之期結束,大清早,皇帝漫長的儀仗從城中出發,往泰山進發。

離去的隊伍中,群臣只感渾身輕鬆,三日住在下鄴城中沒有太大的事情發生,只有那翼州別駕乾如崖因十九皇子遇刺之事被陛下責備,對於群臣來說,這次住在下鄴城只要乾王的不是要反就行。

在儀仗出了下鄴城幾十裡後,自林溪村事情告一段落的閻都,終於遲遲趕來。

儀仗離開下鄴城的在行程中間需要駐紮的一次。陰神閻都感到儀仗時,與中間停駐的晚上潛入儀仗‘李道遠’的營帳中,四周沒有外人時一舉發現了‘李道遠’的問題。

閻都那晚看到,在營帳中李道遠正在向一箇中年謀士問事,這個中年人似是李家之人。李道遠道‘可曾有訊息?家中在乾王大軍的人可曾傳來乾王何時能夠到達下鄴城?’(一句話揭露了此子或者是李家,果然與乾王有聯絡。)‘還沒有。’‘當真可惡,這次謀士不成卻害的如崖大人被責備,一連兩次都殺不了他,雖然都是無意之舉,可屢屢害我難以成事,當真的不甘!’李道遠又道:‘待得大軍到來之時,吾定要殺了這個禍害崽子!’

乾王要調大軍匯聚下鄴城行未知之舉!李道遠有殺皇子之心!李家、李道遠都與乾王有勾連!乾泰得聞一切,心中當即生出一種怒氣之感,此人當真該殺!謀朝

《陰司神道閻羅天子境界劃分》 第27章 儀仗往泰山,此去再無晉(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