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白藤見召 (第1/2頁)
圏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正節先生便是華陰吳筠,他文采既高,又品性高潔,不隨流俗,舉進士不第後索性入嵩山做了道士。當今聖人聞其名,召為待詔翰林。然而聖人向他問道時,吳筠竟答:“道法之精,無如五千言,其諸枝詞蔓說,徒費紙札耳!” 賀知章道:“太白兄有所不知,吳筠已致仕了。” 李白吃驚道:“這卻不曾聽說,他既已歸隱,怎地不來南陵看我?” 賀知章道:“吳正節未能乞身而退,聖人命人在京城嶽觀為他別立道觀修行,卻不准他離京。” 當今聖上李隆基自先天元年登基以來,勵精圖治開創了開元盛世。但天下承平三十年,聖人也不免政務懈怠,又兼崇信神仙事,醉心丹鼎,時間久了變得疑神疑鬼、天威難測的很。吳筠多次當面頂撞,又請旨要歸隱茅山,恐被聖人見疑為不願助他修道成仙,為吳筠修道觀之事明是嘉賞,暗中怕也有軟禁之意。 賀知章續道:“不過正節先生雖未離京,卻也做了正經道士,心若清明,不管身在何處,均可修真的。” 李白擊節讚道:“季真大哥說的是。” 說話間童兒已捧著酒葫蘆和酒盞回到石室中,酒就是紀家老店沽的,賀知章好酒,舉盞嗅來便覺香郁,入口更覺醇厚中不失凜冽,雖不能和郢州富水、劍南燒春之類的名酒相提並論,但也堪稱佳釀。 賀知章向童兒招手道:“小哥兒你叫丹砂?不知道起了訓名沒有啊?” 童兒窘迫道:“我本也不叫丹砂,我乃棄兒,不知父母為誰,何方人士,幸蒙筠伯伯見憐,攜我一路至南陵,他只喚我‘童兒’,及隨了太白先生,先生便叫我丹砂,說此乃厭勝之法,可以助他早日煉成金丹。” 賀知章哈哈大笑道:“那就由老夫替你起個訓名,你既有此溯江而上的奇遇,便把你這‘溯’字拆開,作‘江朔’吧,表字‘溯之’。” 童兒覺得“江朔”比“丹砂”好聽得多,當即跪在地上叩頭謝道:“多謝賀監賜名。” 裴旻對童兒調笑道:“你也不用謝他,這‘溯之’之名麼,只怕要一輩子驛星大動,走南闖北不得安生,這不,馬上就要溯游而上咯。” 李白忽然從這句話中捕捉到一絲異樣,立刻想到兩人一位是秘書監、一位是左金吾衛大將軍,在朝廷中均非閒散職務,此番怕不是私訪好友而已,便試探道:“二位此來莫非還有公務?” 賀知章哈哈大笑,拿眼示意裴旻,裴旻從腰間蹀躞帶上解下一枚竹筒遞與李白,李白趕緊雙手捧過。此筒乃紫竹所制,刷了防塵避水的大漆,表面光可鑑人。細看圓筒正中被一條細縫分為上下兩段,接縫處上了蠟封,打了官鈐。 此刻李白握筒的雙手竟然微微有些顫抖,他稍稍平復了一下心情雙手用力一扭,蠟封應手而破,圓筒分成兩截,露出一卷文書,紙卷觸手堅滑,色澤瑩潤如白玉,是白藤紙…… 唐代越中奉化剡溪水畔出產一種獨特的古藤,稱為剡溪藤,越人以此藤製紙,稱為藤紙,這藤紙名擅天下,其中更有瑩潤如玉者稱為“白藤紙”,乃是朝廷徵招、宣索制書的專用紙張。李白握著這卷等了十七年的紙箋竟然微微有些顫抖,他徐徐展開紙卷,但見上書: 門下: 聞劍南道巴西郡昌明青蓮鄉李白,天才英特,少益以學,出蜀以來,才名頗具,翰林吳筠薦之,野之逸才也,上著徵辟為翰林院待詔。太子賓客、銀青光祿大夫兼正授秘書監賀知章自請宣之於南陵,左金吾衛大將軍裴旻為副使。奉敕依奏。 天寶元年四月十九日 中書令、右相兼尚書左僕射、光祿大夫、晉國公臣李林甫宣 中書侍郎、紫微侍郎、趙國公臣王琚奉 中書舍人、集賢院直學士臣徐嶠行 奉被制書如右,符到奉行。” 以上文書均為正楷謄寫,三位中書分別用了印,最左側用硃筆批註了兩行小字: 天寶元年九月廿日 制可 李白閱後手持制書良久不語,裴旻走過來拱手道:“恭喜太白兄,終是入得朝堂了,吳筠請辭翰林時向聖人舉薦了你,恰玉真公主和賀監在側,趁機獻上你《大獵賦》與《烏棲曲》,聖人看了拍案叫絕,方才有了這次徵辟,我二人自請跑這一趟,我自不肖說,賀監此等年歲……” 賀知章擺手道:“老夫執意要來,非如此不足以向太白謝罪,賢弟上次進京老夫就想著要把你薦給聖上,然而但凡薦官都繞不開右相,咱們這位李宰相是出了名的‘口有蜜,腹有劍’,尤其嫉賢妒能,輾轉經年不得其便,沒想到吳筠卻以隱退為契機將老弟的才名直達聖聽。” 李白連連擺手道:“季真大哥何罪之有,兄與玉真公主對我有知遇之大恩,白沒齒難忘,遙想當年初入長安,不得上謁天顏,終日在終南山別館枯坐惆悵,幸得與季真飲酒談詩,當日種種尤在眼前……” 裴旻見他傷懷,忙打岔道:“不要再翻這陳年舊賬了,現下先想想何時啟程上京吧。”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唐山東發電公司》 第4章 白藤見召(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