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8部分 (第1/4頁)

瞎說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要神化經典

現在很多人崇尚經典,唯經典是從,張口閉口都是《黃帝內經》怎麼說的,好像《黃帝內經》說的都是千古不變的真理。其實這是非常極端的做法。雖然經典絕大部分內容是非常好的,但是其中也有個別迷信或糟粕的地方,還有的內容模稜兩可。

比如,醫聖張仲景的著作《金匱要略》裡有一句話是“孕婦食姜,令子餘指”,意思是說孕婦不能吃薑,如果吃了以後生出來的孩子就多長手指頭或者腳指頭。實際上這可能嗎?現在懷孕的婦女誰不吃薑?所以即使是經典,也不要認為裡面的東西掉到地上就會有金子的聲音。

最近看了北京中醫藥大學一個博士寫的論文,題目叫《〈黃帝內經〉有關臟腑認識不同理論與觀點的研究》,選題很好,寫得也不錯,能看出來下了不少工夫。這位博士明確提出,《黃帝內經》的成書除了引用一些西漢以前的古醫學著作以外,比如《奇恆》、《五中》、《陰陽》、《從容》、《揆度》、《脈要》、《上經》、《下經》等,還有一部分是出自後人的增補。也就是說,《黃帝內經》這本書不是一時一人寫出來的,所以書裡面很多觀點、說法前後不一致,甚至互相矛盾。在這篇論文裡,他只是圍繞臟腑不同學說來開展研究,就分別總結了至少12個方面有不一致甚至矛盾的地方。我舉這個例子的意思是告誡大家,千萬不要神化中醫經典著作,中醫經典確實很偉大,但不一定句句是真理。

臺灣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有一個治學的態度非常值得我們學習,那就是經典要學習,但不要盲目迷信經典。他說:“不要太偏袒自己的中醫,黃帝是了不起,但是已經起不來啦!所以我們要自己想辦法站起來。”

要樂於學習經典

與迷信經典的一個相反的態度就是不學經典,現在很多人不念經典,不學經典,根本不看經典。這也是不正確的。學中醫三要素中的第一條就是童子功,要背,要記很多東西。我當年考研究生時,《傷寒論》可以倒背如流,說出一個症狀,就像計算機搜尋一樣,馬上就能說哪一條有這個症狀。而現在願意下苦工夫的人越來越少了。

還要提請大家注意一個問題,就是學習經典、解讀經典一定不要斷章取義,不能割裂。個別人學習《傷寒論》喜歡鑽到一句話裡深入進去,不考慮前後,一提就是第幾條怎麼說。其實,古人寫書是沒有標點符號的,《傷寒論》原書本來沒有分條,是後人為其分成條的。所以,解讀的時候一定要前後聯絡參照,才能儘可能解讀正確。

說到經典,說到醫聖,再說一個小插曲,什麼叫坐堂?為什麼中醫在藥店裡面給人看病叫坐堂?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跟著一個老中醫學習,他對我說:“小張,你很年輕,年輕人要耐得住寂寞,現在不是沒有患者找你看病嘛,你要坐得住,坐冷板凳時間長了,患者就多了,這就叫坐堂。”那時候我以為這麼解釋坐堂是對的,時間長了才發現不對。

那麼坐堂的來歷是什麼呢?大家聽說過醫聖張仲景做過什麼官嗎?文獻記載張仲景做過長沙太守,也就是長沙縣令。作為一個縣令每天的工作就是升堂,一有來告狀的就升堂,審完官司就退堂。他是大夫,沒有官司的時候他就免費給大家看病,就在大堂之上給人看病,所以中醫給人看病稱為坐堂的典故就由此而來了。

。 想看書來

第五講 五行配合五臟,健康的體質是平衡(1)

中醫的多邊關係——五行學說

前面說過,有些人特別是知識層次比較高的人不相信中醫,主要理由之一就是不相信中醫的基礎理論,特別是陰陽五行學說。我認為,我們不妨從更宏觀的意義上來理解古人創造五行學說的用意:天人合一學說是強調自然界的整體觀念,是一元論;陰陽學說是強調一對一的雙邊關係,是二元論;而五行學說則是強調一對多的多邊關係,是多元論。

五行學說只是一個習慣說法,不是絕對的,但是它能夠用來說明自然界複雜的關係,這就是多邊關係。從相生來講,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從相剋來講,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學說強調多邊關係要有相對動態的平衡,失去平衡則為疾病,就需要找到多邊關係中的失衡點,然後有針對性地去調理,去治療,使其歸於平衡。理順這麼複雜的關係,就像帶兵打仗,要分析各方面的利害等關係,所以中醫有“用藥如用兵”之說。

把五行從關係論來討論,意義非常重大。我前兩年看過一個女性患者,滿口都

《從一到十數字兒歌》 第8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