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04章 真的這麼便宜嗎 (第1/2頁)

參見大總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繼新村建設開始後,在畢昇老爺子的努力下,活字印刷也有條不紊的進行了起來。

只見,許許多多都書目,都在印刷之列,因為很簡單,畢竟活字印刷最大的好處就是,不用在繁瑣的刻雕版了,只要把事先燒製好的字模按照想要印刷的書目排列起來,就可以印刷了。

動作快點,把所有字模的位置都記熟了的話,基本上半天就能搞定一本書,開始印刷。

當然,這也多虧古代的書並不是太厚,上面的字也不算太多,一般也就幾十頁而已,很好印刷,不像後世,一本書又厚又多,光是排列字模,都能將人給活活累死。

快速的印刷著,在印書師傅的手中,一張張散發著墨汁清香的紙張,很快便是新鮮出爐,然後由專門負責晾曬的師傅將之給晾乾,免得墨跡暈染。

最後由裝訂師傅統一收集起來整理整齊裝訂好,這樣,一本書便大功告成了。

印刷的這些書,有詩經,有論語,有孔孟經典,四書五經,以及李小魚剛默寫出來的三字經百家姓,再加上早已出世的千字文等,都是李小魚覺得能大賣,賺錢的書。

只見書齋後院的工坊內,畢昇老爺子是請了數十位工人,在李小魚的安排下,排列成了好幾條流水線,開始不間斷的印書起來,動作飛快,一本本的書籍,是火熱的新鮮出爐,比之雕版印刷快了不知道多少倍,想印什麼書,都可以很快速的搞定。

雖然這些用活字印刷術印出來的書籍比之雕版印刷還是有些不足,顯得粗糙一些,比如字跡有些不夠清晰,墨印有時深有時淺,但已經很不錯了。

因為李小魚他們主打的就是大眾路線,是人人都能買得起看得起讀得起的那種,而不是什麼高精尖,只有少部分的人才能買來看買來讀買來收藏。

所以雖然字跡有些模糊,沒有雕版印刷那麼清晰,但是已經足夠了,能辨認出來就行。

畢竟便宜最重要,要知道這個時代的書,實在是太貴了,最普通也要兩三貫一本,好一點的,四五貫也是常事。

所以才有許多讀書人根本買不起書,只能去借書來抄,試想一下,若是買的起的話,誰還會去借書來抄啊對吧。

而且書籍也很少,因為以前印書實在是太麻煩了,要刻雕版,費時費力費錢不說,一塊雕版也用不了多久,中間很容易磨損,一旦磨損就廢了,要重新雕刻。

也不易保管,要防火防蟲,還佔地盤,印一本稍微厚點的書的話,刻的雕版足以堆滿一間大瓦房,所以很多書籍的流通很有限,很容易就失傳了。

因此一般貧民百姓家的孩子,很少有能讀得起書的,通常也就是一個村裡有一兩個人才能勉強讀得起,其他大部分的孩子都依舊是放牛種地,該幹嘛幹嘛。

並且就算是這一兩個人,也得集全村之力供養,這家隔三差五送些雞蛋,那家隔三差五送些筆墨,村長也組織大家籌些錢來給他買些書,是這樣艱難的讀下去的。

所以這也是古人為何鄉土觀念,宗族觀念那麼重的主要原因,比如一旦高中科舉升官發財後,家鄉的親人朋友找來,都會不遺餘力的幫助他們,不管是要錢也好,安排吃住工作也好,沒有說不的,這其實就是在報恩,報當初大家籌錢讓他讀書的供養之恩。

包括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古代的土豪士紳喜歡藏書的原因,有事沒事就修一座藏書樓,因為這不僅是實力的象徵,而且,藏書就是藏錢啊!一屋子的書可比一屋子的錢值錢多了

錢還會貶值,書的話,只要不是亂世,什麼刀兵人禍,就會一直增值下去,而且收藏的某些書一不小心混成孤本的話,那就更值錢了,堪稱舉世難求,想賣多少錢就賣多少錢。

不像現在,書已經不值錢了,隨處都能買到,不是有句童謠嗎,用一麻袋的錢換一麻袋的書,讀完之後賣了還買不了一麻袋。

很真實的寫照,和古時書籍的珍貴程度相比,堪稱天差地別。

而作為穿越者,李小魚自然就是本著造福這個世界勞苦大眾的精神來印書,不僅要讓人人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還要讓人人有書讀。

所以,見印的差不多後,他也是和畢昇老爺子商議,用活字印刷印出來的書每本就賣三十文,無比的良心價。

和那些動輒三五貫五六貫的書籍相比,簡直是良心到了天上去了,這是一個足以讓所有讀書人都為之震撼瘋狂的價格,因為從古至今,都沒有如此便宜的書籍。

所以,當牌子才剛掛出去,文昇齋要賣如此便宜的書時,整個蘇州城都

《買宋pro dmi的十大忠告》 第104章 真的這麼便宜嗎(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