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部分 (第1/4頁)

開蓋有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後搬到了學宮之旁,每到望、朔,也就是每到初一、十五的時候,它要舉行典禮,過去魯國、齊國這都是文明度很高的地方。春秋戰國的時候,學校設在郊區,天子都要去的。舉行典禮,禮儀隆重。奏著樂,排著隊。孟子每天跟著後邊,學作揖、學行禮。他母親一看這挺好,學成君子,溫文爾雅。

從墳墓搬到屠宰場,從屠宰場又搬到大學旁邊,搬到這地方去好好唸書。這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

孟子檔案

出身:貧下中農,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

籍貫: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軻,鄒(今山東鄒城市)人。約生於周烈王四年,約卒於周赧王二十六年。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樑(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透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

年齡:孟子(約前372—前289)。

孟子長大後,被孔子的儒家思想所吸引,於是決定離開鄒國到孔子的家鄉魯國深造,其老師正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徒弟。透過學習,孟子認為孔子是有人類以來最偉大的人,於是他立志發展孔子的思想。

晚年莊敬日成。孟子醉心研究,終於名聲大噪,鄒國和魯國國君也時常向他請教治國之道。可惜鄒、魯這樣的小國,很難實施孟子“仁政”的抱負。他決定帶著學生到東方大國齊國去。但是齊國所採取的是鍛鍊精兵使國家更為富強的政策,對孟子的思想毫不理睬。最後,孟子來到膝國,膝國太子對孟子的“仁政”十分感興趣,於是孟子便在膝國實行他的“仁政”思想。遺憾的是,膝國是個小國,時時有被滅亡的危險,不可能把“仁政”推行天下。孟子於是到其他國家宣揚他的“仁政”思想。可是沒有一位君主願意實施他的政策。孟子放棄繼續宣揚“仁政”的念頭,決心寫書建立學說。

職業:教師。

著作:孟子。

個人名言:“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環境犯罪學:結核病多的地方,犯罪也多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三種高貴:莊敬日成(3)

環境犯罪學是犯罪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它研究犯罪現象與空間、地理因素之間的關係。它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芝加哥學派羅伯特·帕克和恩斯特·伯吉斯的研究,肖和麥凱的研究以及後來的機會理論和日常行為理論豐富了環境犯罪學。堅持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實證主義方法論以及現實主義和人道主義的雙重品格是環境犯罪學的理論貢獻,在實踐層面,它提供了情境犯罪預防的通用模式。

環境犯罪學發現:結核病多的地方,犯罪也多。為什麼呢?生活條件差,管理混亂。

孟母為了給孟子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而費盡了心機。除了環境之外,母親自身的行為又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殺豬吃肉

孟母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母親。他在教育孟子的時候,有許多感人的故事。孟子家裡窮,吃不起肉。有一天,他們家東邊的一戶人家在殺豬。孟子就問孟母:“媽媽我怎麼聽著豬叫,是怎麼回事兒?”孟母說,“東邊的鄰居在殺豬。”孟子這時還是個孩子,他就問:“殺豬幹啥呀?”他媽說“殺豬吃肉啊!”孟子說:“能給我吃肉嗎?”他媽當時就隨口答應了一句,“當然能給你吃了”。孟子高興,說:“今天晚上可有肉吃了。”可是他媽媽說了這話以後,心裡很難受。一個寡婦帶著一個三四歲的孩子,哪有錢買肉啊?孟母想來想去說,“我怎麼能欺騙你呢?”就想盡一切辦法借了錢,把豬肉買回來給孟子吃。孟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履行自己的諾言,這是一個信字。“忠信”教出的是忠臣孝子,這個媽媽教子有方。

傻子打工仔:傻子有傻福

有這麼一個故事,一個小夥子,是外地人到北京打工。好不容易找了一個IT業的工作,老闆是香港老闆。有一天,老闆要出差,臨走的時候說:“我交給你一件事。”他說:“什麼事啊?”老闆說:“我這魚缸,你給我好好清洗清洗,我回來的時候檢查。”於是小夥子就把那個魚缸的裡邊都清洗乾淨了。可他又多事,看裡邊那個假山也挺好的,心想我把這假山也給洗洗吧。當他把這假山從魚缸裡拿出來時,手一滑,假山把這魚缸給砸碎了。怎麼辦呢?魚缸砸碎了不說,裡邊有兩條大的熱帶魚蹦了出來,他趕緊找來臉盆,把魚養起來了。這怎麼辦呢

《中國人的十二生肖來源》 第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