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73章 搞錢 (第1/2頁)

計安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翌日清晨,吳澤不知道跑哪兒去了,劉升也沒去管他,估計昨天晚上的話有些重了,這孩子一時半會兒想不開。 王廖的辦事效率很高,只不過一個晚上的時間,此次馬邑城守城中所有損耗和該有的撫卹,都被他算了出來。 “我軍將士參與守城者4000人,現連傷者不到800。 還有民夫,死亡不下五千之數,具體還在統計,這些都需要將軍拿個章程。” 劉升沒想到一場保衛戰居然死了這麼多人,契丹的戰損只有千餘人,差距這麼大嗎? 劉升嘆了口氣,站起身迎著朝陽,看著天上不太耀眼的太陽道:“此戰陣亡的軍士每人20貫撫卹,往後每月給予陣亡將士家中三百文十年。 有幼童有官府撫養至十六歲,家中父母雙親由官府,養老送終。 至於陣亡的民夫,給予家屬40貫,每家發糧一石,發五年,每月發兩百文贍養其家。 所有傷殘者,都給我丟到學堂,學習學習政務處理,以後但凡再有陣亡,傷亡的軍士和民夫就照此辦理,另外在馬邑城外給我豎起一道紀念碑把所有陣亡的將士和民夫的名字都刻上去,手萬人祭拜。” 劉升一邊說,王廖則在一邊不停地打著算盤。 當劉升說完,王廖也擦了擦額頭的汗水道:“將軍,我們可能沒那些錢。” “怎麼會沒錢?”劉升有些不相信,他記得從雲州得了二十多萬貫,雲中的時候又洗劫了所有的富商,懷仁也搶了一部分,到了朔州又抄了了所有大家族,手上的現錢最起碼超過500萬。 怎麼會發這麼點撫卹就沒錢了。 對上劉升的眼神,王廖叫苦道:“將軍,你知道我剛剛算了有多少嗎?一百多萬貫”。 劉升摸了摸下巴道:“這麼多嗎?” 王廖非常肯定的點點頭道:“只少不多,還未算上剛剛將軍說的紀念碑。雖說是愛兵如子,愛民如命,但給的撫卹太多了,這只是一場小小的保衛,就要花費一百萬貫,往後將軍再次出征,那些將士如若不能給予相同的代價,必會與將軍離心離德。 即使是富甲天下的宋國也沒有如此高的撫卹金”。 劉升沒有說話,而是轉而問道:“我們不是還有蜂窩煤,還有鹽礦嗎?鐵器也可以發賣一點。” “將軍,這蜂窩煤只賣兩文錢一塊,根本沒有賺頭,這賣鹽賣鐵也是需要時間的啊! 而且按照將軍的要求,我朔州的鹽價只有十文一斤,已經不能當作暴利產業,何況將軍所說的戶籍制度,也沒完善,這鹽也還沒開始發賣。” 劉升覺得算盤子珠子,不應該打到日常的生活用品上,但食鹽,在這個時代嚴重匱乏,為了避免,有人大量購買拿去走私,劉升規定每家每戶食鹽的購買都需要憑藉戶籍憑證。 只是這一個小小的戶籍已經半個月了,王廖還沒搞定,劉升有些不悅。 王廖叫苦道:“將軍,縣城中和各個鄉鎮已經差不多了,主要在城外的村子,和牧民,太分散了。” “唉”。劉升嘆了口氣,沒辦法,識字率太低,若是在宋朝國內就好了,讀書人不一定每個村都有,但每個村一定有那麼一兩個識字的。 朔州識字的多是大家族子弟,被劉升連鍋端了,這也是那些大家族敢於在劉升進駐朔州提高糧價的底氣所在,沒了他們朔州得癱瘓一半。 "至於鐵器,朔州貧乏,買的起鐵器的少之甚少而宋國朝廷根本不會收購我們的鐵器,他們還想把鐵器賣給我們呢~” 組織商隊,把朔州能賣的,向外賣去,將士們賣命,我也不能摳搜,得讓他們有後顧之憂,撫卹必須是要發得,家中沒了壯年勞動力,撫卹是保證他們一家老小度過難關得必要。 王廖依舊勸誡道:“將軍撫卹發了,相當於軍士們得賣命錢,為何還要每月三百文,發給他們家裡?”對於這一點王廖很想不通,這簡直可以說活菩薩降世。 歷朝歷代,都沒聽過這樣發撫卹,再有錢得朝廷,都是一次性發完,再也不管其死活。 “唉”,劉升又嘆了口氣道:“你覺得一個失去了勞動力得家庭,在沒有宗族得庇護下,他們能拿到手嗎?拿到手能守住嗎?一次得撫卹,他們守不住,也拿不到那些錢,便會被宗族以各種理由拿走,更狠一些的直接就是殺人奪財。” 王廖點頭認同劉升的說法,他知道那些宗族親人,個個都是吃人不吐骨頭的主,他以為劉升不懂這些。 “那將軍為何要給?” “撫卹,是給活人看的,那些宗族分掉撫卹,多多少少也要照看一二,再加上往後每月三百文,一年下來,也不少錢,他們更沒理由,讓那個家庭消失。”劉升沉聲的說道。 家族是這個時代的特色,在這個生產物資低下,每個村連種地的水都要搶,只有抱團才能在一起更好的生存,又有什麼是比血緣更加令人信任的呢! 王廖走後,劉升獨自思考,去哪弄錢,錢是個好東西,但花起來特別快,沒有錢連軍隊都養不起。 造酒?劉升在腦海中甩出這個想法,朔州的糧人都不夠

《開局忽悠曹操成為丞相》 第73章 搞錢(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