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36章 摳門的皇帝 (第1/2頁)

計安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隨後种師道又上書,契丹人來了,劉升可能要撤回朔州。 至此劉升的封賞也就擱置了下來,卻沒想到劉升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契丹人襲擊下居然北上又攻克了雲州。 這時劉升的功勞也被傳揚開,大殿內眾人四處小聲討論著,這恐又是一個冠軍侯一樣的人物,小小年紀,竟有此功勳。 這大殿就這麼大,眾人雖然是小聲的討論,可那聲音,所有人都能聽見。 看著躊躇不決的趙吉,童貫急了,他深知官家的性子,也知其對文治武功的嚮往,先前北伐失敗,對趙吉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 而劉升讓他看到收復燕雲的希望,他怕趙吉開口就是王炸。 若是許諾劉升攻下燕雲封王。 那他童貫封王的機會就沒有了,錢財可以給一些,糧食可以給一些,封號也任由他去,唯獨關於王爵的任何資訊,不能透露一丁點。 何人能抵擋封王的誘惑,童貫毫不懷疑,只要趙吉開口,劉升一定會東出,打下幽州。 以契丹人現在的戰力,肯定擋不住。 就在童貫焦躁不安,不知該如何開口時,不由盯著他的政治盟友蔡京,希望蔡京能有什麼好主意。 而這時蔡京給了童貫一個堅定的眼神向前一步道:“官家,這劉升北伐雲州可得官家旨意? 趙吉一懵搖頭道:“不曾。” 蔡京開口道:“我大宋自開國以來一直是以文制武,大軍所處必有監軍,劉升先是拒絕官家封賞,舉旗要反,後攝於朝廷大軍,又歸順,王黼大人作為劉升的監軍卻被劉升毆打趕回了京師,如此無視官家,無視朝廷便是死罪。 這劉升或有些才華,少年成名,若封賞過盛必會產生驕縱心理,以後不好管教,況且他手握四州之地,一直不與朝廷通聯,不知是何居心? 官家大度,並未去找其麻煩,眼下又私自調兵攻下雲州,不過是功過相抵,兩不相甘。” “然官家大度,不如給個侯爵,在敲打一番,收歸五州,讓其知曉天威不可冒犯。” 童貫在一旁忍不住給蔡京豎起大拇指。 趙吉坐在龍椅上卻有些心動,他曾經說過攻下燕雲者尊神宗皇帝遺詔封王爵。 他這句話是對著滿朝文武說,但其實是說給童貫一人聽的。 所有人都知道童貫掌管著宋國所有軍事,也是他這一朝最能打的。 最有可能收復燕雲的也只有童貫,這是個知根知底一直跟著他的人,無論是從情感上還是理智上,這個王爵他都不想封給其他人。 最重要的是童貫是個閹人,不可能有後代,給了王爵也就風光一世,死了大操大辦,他趙吉還能落個知人善用,不看出身的好名頭。 祖訓有言,異姓不得封王,而劉升這一個不知根底,突然冒頭的軍官。 本就有些不服管教,若是給他封王爵,且重兵在握,恐後患無窮。 按照去傳信的太監回稟,劉升此人頗有大才,文治武功都有涉獵,深受百姓愛戴。 這就不由趙吉多想了,一個領兵大將,只管打仗就行,你發展民生是幾個意思。 但收復雲州功勞太大,不賞又會寒了天下人心。 賞賜大量金銀珠寶,他又有些捨不得。 蔡京提出的這條舉措正中他的下懷,給個侯爵,在敲打一番,將其麾下五州之地收歸中樞,不僅省下了大量的賞賜,還能收復一員悍將。 不禁滿懷欣喜,但也假意為難道:“卿所有理,然那劉升與朝廷本就不親近,此次賞賜若是不能使其滿意,在高舉反旗當如何?” 作為多年相伴的君臣,蔡京心中一喜又說到官家的心窩裡了。 笑道:“官家勿擾,一群殘軍敗將,仗著火藥之力,攻城拔寨,我大宋可不是契丹那種落日黃花,在官家的帶領下,我大宋蒸蒸日上,一群殘軍敗寇都能連克四州之地,若我大宋天軍北伐,契丹人豈不是要跪地求饒?” “如今太師,平定江南歸來,劉升若是敢反,貪指可滅。” 趙吉點點頭認可蔡攸的話,一群殘兵敗將,只有种師道那種老傢伙才會如此看重。 這時童貫也開口道:“威武將軍,疲師遠伐,以萬餘殘兵,收復四州之地,乃我輩軍人楷模,然皇恩浩蕩,官家何不召他們前來京師,休養生息,等待來年北伐,在為官家出力。 童貫實在是怕了,僅僅幾個月時間劉升等人就已經連續攻伐四州。 若等到春回大地,朝廷北伐時,劉升這夥人說不定能打穿整個契丹,到那時他還北伐個什麼? 只有將他們召回來,放在眼皮底下看著,讓他們安靜些,心裡才放心。 這幫人這麼能打,若是契丹難啃的骨頭,就讓他們頂上,敢分潤他童貫收復燕雲的功勳,真是該死。 不知道收復了幽州,官家還會不會依照諾言封王爵,心中有些焦躁,不免又痛罵劉升一番,殘軍敗將好好敗退就行,生出那麼多事做甚。 至此滿朝文武,沒有一個說話,不覺得皇帝的封賞過於寡恩。 也沒有人提及收復燕雲者封王,沒人在這個節骨點上,找不痛快。 滿朝文武一陣商議,覺得不是劉升太厲害,而是劉升選的空

《開局忽悠曹操成為丞相》 第136章 摳門的皇帝(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