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恐怖 (第1/2頁)
解衣唱大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一百一十三章恐怖 胡廣福百感交集地在地裡忙著,突然嗅到一股腥味,越來越重,感到有些不對勁,抬頭一看,不禁大驚失色——田畦旁支渠裡的水竟變了色,像硃砂一般紅。支渠裡的水是由乾渠引過來的,乾渠引的是淯水,胡廣福拎著鋤頭順著渠向上遊跑去,越接近淯水,血腥味越濃,還沒到河岸,胡廣福便看到了河裡阿鼻地獄般的景象,膝彎一軟就癱在了地上,然後肚裡一陣翻江倒海般的噁心,哇哇地嘔開了。不知不覺,鼻涕眼淚一起流下來,胡廣福被嚇哭了。 淯水已變成一條赤紅色的血河,河面上一具又一具的浮屍,載浮載沉地緩緩向下遊漂過來,怕不是得有成千上萬具,竟一眼望不到頭! 別說老實巴交的農民胡廣福,即便是國朝殺人無算的大將軍,也絕沒有哪個一下子見過恁多屍體! 不知癱在地裡多久,胡廣福總算能勉強站起身來,抹抹嘴臉,掙扎著想去給胡老太爺送個信——如今他是胡家人了,有事第一個要報告家主,而不是官府。這個規則深深地烙印在每個大明百姓心裡,無論是有人身自由的自耕農還是人身依附關係的家奴,這是條件反射般自然而然的時代常識,不需要提醒。 胡老太爺只是偶爾回莊裡盤桓幾日,大多時間都住在襄陽府裡。胡廣福跌跌撞撞失魂落魄地回莊找到管家胡九爺,聞訊同樣大驚失色的後者領了幾個護院家丁跑到河邊,也像胡廣福一樣嚇傻了。 胡莊去襄陽府很近便,順著淯水駛進滾河,再向西南沒多遠便到了(漢水過了襄陽以後那段叫滾河、滾河靠近棗陽那段叫泌水)。胡九爺也急著想給老太爺送信,但做不到。河裡全是浮屍,誰都沒膽子在屍堆裡行船——別說行船了,系在岸邊的舟子已阻住了好幾具屍體,手腳相疊糾纏著被纜繩卡在岸邊的野席草叢裡隨著水流沉浮,皆無人色的眾人相互偷眼看了下彼此,誰都沒膽量邁開腿登舟。 其實已不需要他們報信了。 此刻的胡老太爺已高坐在知府衙門的二堂裡,與襄陽知府莫秋水(字可望)、同知張可欣(字慰庭)、襄王長史甘志海(字納川)、襄陽副將鄧森等人驚懼交加地面面相覷。 老太爺自身只是個秀才,充其量只是見官不拜而已,本沒有資格與諸位朝廷命官平坐在一起,但父以子貴,二公子胡之奇以前做過京官,現又在壽王府做長史,俗話說京官大三級,雖有些誇張,但在離京師這麼遠的湖廣一個小小的襄陽府裡,胡老太爺很是有些威望。 眾人都垂頭坐著盯著眼前的地面,沉默了好久也沒人說話。莫秋水知道,自己是本府主官,得當先表態,於是清了清喉嚨嘆口氣道:“唉,前日得聞南陽方向有大股賊人入寇,沒想到竟會如此!看浮屍的規模,賊人怕不是已將南陽屠得雞犬不留?大敵當前,無非四策:或戰、或守、或避、或降。大家都不是外人,有什麼良策儘可暢所欲言。彼此身傢俱繫於一城休慼相關,情勢又危如累卵,只要能應對過去這場大劫,說話也別有甚麼顧忌了吧,莫某洗耳恭聽。” 甘志海彷彿聽出了莫秋水的弦外之音,第一個應道:“莫大人,降是決不能降的。藩王降賊,不說祖宗家法,賊人既破南陽,想唐王爺必已殉國,已沒有退路的賊人不可能給襄王府網開一面的。” 莫秋水苦笑了下:“納川兄,莫某身受天恩,可以指天盟誓絕無降賊之念。即便希圖苟且,也要顧及莫家滿門百多口性命呢。納川兄切莫誤會,莫某隻是坦言臨敵的幾條路而已。說出來與做不做是兩回事。” 甘志海方才的話只是情急之下脫口而出,馬上明白過來莫秋水說的是實話,臉一紅,拱手道:“莫大人莫怪,下官愚鈍了。” 知府同知張可欣接道:“那便只有戰、守、避三途了。賊鋒正盛,出城浪戰是自尋死路不提也罷、這避之一途麼,王爺萬金之體金枝玉葉,情非得已自當萬全為要,”說著話,看了一眼副將鄧森,“我等地方官守土有責,朝廷大法,棄土而逃終究也難逃一死,還要累及家人。下官等誓死守上幾日,總能為王爺擋得片刻。” 鄧森知道,文官們只是表個態,打仗還要靠自己的兵,連忙接過話頭,離座對眾官抱拳道:“末將敢不效死!” 莫秋水向一直沒說話的胡老太爺虛拱了下手:“胡老先生,依您看,該如何應對?” 胡傳祿欠了欠身,也是虛拱了下手:“各位大人皆是國家樑柱,胡某一介草民豈敢妄言。不過大敵當前,不揣冒昧,自當竭盡綿薄之力。敢問鄧副帥,麾下虎狼若是一味守,可有幾分把握?” 鄧森茫然地看了看胡傳祿,復又望向莫秋水,張可欣解釋道:“胡老先生是問你有多少兵,這襄陽城可否守得。” 鄧森臉紅到了脖項,忙抱拳道:“各位大人莫怪。鄧某是個不識字的粗人,一時沒聽懂,還以為胡老先生要末將去捕甚麼虎狼,讓各位大人笑話了。”隨即搖了搖
《狼煙北平孫二爺之死》 第一百一十三章 恐怖(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