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展翅雕救侄盜異寶 姚法通護父開殺戒(三) (第1/2頁)
碧遊宮主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未等凌渾答言,一旁阮循來到阮圭璋身側對老頭耳語幾句,阮圭璋臉上青氣一現而隱,凌渾老於世故笑道:“兄長,有何不妥之處,還請指教?”阮圭璋笑道:“老弟你多心啦,多謝你相助,將異寶奪回,家父現在上房內,你隨我一同拜見吧。”
凌渾聞言忙整理衣服,帶著車衛,跟著阮糾、阮循父子二人進入上房,只見靠牆有楠木條案,案上擺著盆景果盤等物。牆上掛的四條屏,畫的是山水人物,春夏秋冬四季的景緻,兩邊有對聯,上寫:不作公卿,非無福命緣性懶;下配:難成仙道,唯愛手術與琴瑟。
正中一對太師椅子,上坐定一位老翁,若是站起身來,中等身材稍微矮著一拳,形容枯瘦,身上穿著一件鵝黃色的葛紗袍兒,腳底下穿著一雙寸底兒的福字履,往臉上觀看,面賽老壽星,前面的賁勒頭光潤無比,面白如玉,兩道殘眉壽毫多長堪可遮目,金睛疊暴,灼灼放光,通關鼻樑兒,準頭豐滿,唇似丹霞,四字海口,頷下一部白髯,亞似銀線一般,須長及腹,根根見肉,大耳垂肩,大重下巴,頭頂的頭髮多半已卸了,在當中有錢兒大一綹白頭髮挽著髻兒,真有酒杯大小。在老翁身前擺著一架象牙條案,案上放著一架古色古香的七絃琴。
阮圭璋走到老翁的琴案前躬身說道:“爹,這位便是嵩山的怪叫花窮神凌渾凌賢弟!”老翁聞言微抬眼瞼,二目炯炯,凌渾和車衛不由得撲拜於地,口中說道:“晚輩與老劍客叩頭。”太師椅坐著的老翁這才站起身,走到二人面前伸手相攙說道:“快起來,你師傅任壽和老顛和尚二位可好?”
凌渾和車衛二人戰戰兢兢站起身,凌渾答道:“謝你老關心,師伯他還很健碩,一頓飯能食斗酒斤面,自八十那年又生黑髮,可稱返老還童。家師身體卻大不如前,在寺中很少演武,多時面壁參禪。”老翁點點頭,心道:“任壽的年齡可比自己小著十來歲,武術卻是領袖江湖,自己與他相識一生,自問這些年武術已臨化境,不知與他相比又如何?”這念頭一現臉上微微一紅,心中又道:“我將百歲之人,怎的又生好勝之心。”
若提起這位老翁可是大大有名,他姓阮名節號壽山,江湖人稱老壽星聾啞子。他原籍懷慶府溫縣,他的老妻名叫嚴媖姆,是一位女劍客,得峨眉玄女劍法的真傳。二老乃是江湖上十三位上劍客中的佼佼人物。與少林二老白眉、長眉都是多年好友。中年後,二老南遊至荒草山無終嶺,愛惜此地山青水秀,遍地是延年益壽的仙藥,便在此地蓋了一座福壽莊,將全家人由打河南搬至此處。阮糾是二老的長子,武術已得二老真傳,內外兩傢俱臻絕頂,幾近通玄,世稱劍客,論起阮糾的能耐,跟父母相比,可也差不了太多。若在當世卅六位著名的劍客之中,阮糾不會排在五名之外。
今日,聾啞子阮壽山與故人弟子相見,十分感慨,與凌渾長談甚久,阮糾命家人調排桌椅,擦抹桌案。外面又進來兩個家人,手中端著托盤,裡面俱是杯箸筷碟,家人把杯箸放好,跟著燙酒端萊。此時阮壽山讓坐,凌渾客位就坐,阮糾相陪,車衛、阮循二人皆在末座。
有人伺候斟酒佈菜,酒席宴前,聾啞子說道:“年前,收到老朽一位故人的請帖,邀請老朽這一大家往萬松山參加三月三日松棚英雄會,老朽與他相識七十餘載,又值今年是他上三門三百年開山立宗的好日子,本該下山一往,無奈老母年高,近來身體不爽,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老朽心繫老母安危實無心赴會,只得派遣阮糾代我前往,你既然來到荒山便多留些日子,到時一同去吧。”
車衛聞言低聲問阮循道:“適才在路上聽兄長說起曾祖母在世,兄弟聞言幾乎不敢信,但不知老神仙如今高壽幾何?”阮循笑著問道:“你看小兄有多大年紀?”車衛答道:“怎麼也年過五十啦!”阮循笑道:“兄弟所料不差,小兄今年五十有七,我家如今六世同堂,家父今年七十八歲,我祖父年將百歲。老曾祖嘛!你算算,他老人家是花甲重逢尚欠四載春秋。”
車衛聞言吐了吐舌頭,小聲說道:“兄長,這可稱得起陸地帶祿活神仙。”阮循聞言笑而不語,凌渾對聾啞子說道:“老劍客,小侄此來貴州是為了會一位朋友!”聾啞子點頭說道:“你是來會紅雲和尚的,這樣你在莊上多住些日,過幾日我讓阮糾陪你去一趟他的紅木嶺,順路便往萬松山赴會。想那法通見了阮糾也不敢造次。”
凌渾問道:“難道阮大哥與法通還有什麼淵源麼?”阮糾接道:“賢弟,你知那姚法通師承何處?”凌渾答道:“這個兄弟知道,他拜在芬陀神尼門下,老神尼俗家是我的姑姑。
《南北疆大環線地圖》 第112章 展翅雕救侄盜異寶 姚法通護父開殺戒(三)(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