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部分 (第1/4頁)
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另外,不同的人因為資質不同、基礎不同、觀念和理解力更是千差萬別,就算同一個師傅傳授同一門技巧,在不同弟子手上也都各自有各自的特點。
這就是為什麼正嚴禪師寧可耗損自己壽元也要挽救張星池的原因。好學生的重要xìng絲毫不弱於好老師。因為只有資質、xìng格等各個方面都與師傅屬xìng相合的弟子,才能把師傅的武功最原汁原味的傳下去。而事實證明,張星池並沒有辜負正嚴禪師的期待。在正嚴禪師門下,將正嚴禪師的一陽指和一陽劍指學得最好的,正是張星池。
張星池記得她出師離開天龍寺的那一天,正嚴禪師和她最後一場關於武功的前途走向的談話。正嚴禪師跟她提起過武功的“時代烙印”。各個門派的武功都是由師傅到弟子一代一代傳下去,而師傅的武功,都不免會受當代絕頂高手的影響。以至每傳一代,門派的武功都會因為沾染當代的流行技法而稍微變化。當對武學史的瞭解積累到一定程度後,武功的時代烙印就像山間的梯田一般明顯,一目瞭然。這種像一遍遍刷漆一般的改進,就是武林界所謂的“武功進化論”。
“以為師研究武理五十餘年的眼光來看,如今各大門派的武功,隨年代的“改進”非常快,遠超過一般人的想象。”正嚴禪師當時一臉嚴肅地道。
“這難道不好嗎?”張星池好奇地問。
正嚴禪師沉吟半晌,才搖頭道他也不知道。正嚴禪師研究武典數十年,發現武功的時代烙印,大致總是尚著“簡單實用”的方向前進。五代時期的大俠獨孤求敗,在中年時獨創的“獨孤九劍”更是在取巧方面達到顛峰造極的地步。後來獨孤求敗終究認識到他在“技”的方向走得太遠,於是棄利劍,改用“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玄鐵劍,晚年更是連重劍也拋棄,改用完全靠內力驅使的木劍,從歧路上又折回了武學正道。
但是,後世受“獨孤九劍”的影響卻遠比“玄鐵劍法”更深。因為習武一途,內力永遠都比技巧難練。而且技巧可以從高手那裡學,但內力卻學不會。這樣一來,使得武功的趨勢總是一代比一代實用,一代比一代花哨。表面上看,這種改進是向一代又一代聰明絕頂的高手學習,對提高自己有著非常大的幫助,但實際上呢?
正嚴禪師帶張星沉來到天龍寺藏經處,指著最中間供放的《六脈神劍》對她道,這本《六脈神劍》乃段家先人所創,豈今不下五百年。就在一百多年前,文德皇帝段思平曾憑藉六脈神劍打遍南詔無敵手,並建立了大理國。據文獻記載,段思平建國時,段家jīng通六脈神劍者不下五人,但現在大理段氏一脈,能施展六脈神劍者僅他一人,再往那下一代,已經無人能練這門奇功了。這種武功衰退的趨勢並不僅侷限於大理段家。天龍寺自建寺以來,在南詔以及在天下武林中人的地位始終沒有太大的改變。說明不僅僅是段氏一脈,整個武林都在不斷衰退中。只不過大家雖然心知肚明,卻誰也沒說出口而已。別看少林寺每過個十來年就推出一個“數百年來武功第一”的高僧撐面門,其實都是忽悠世人的謊話——少林派也早就衰落得不成樣子了。
但為什麼表面上學習他人技巧能提高自己實力,但實際上武功卻一代不如一代呢?正嚴禪師也不知道,只能推測人的jīng力有限,在模仿高手的同時,意味對本門武功jīng華的部分丟棄。但是這僅僅是理論而已,他找不到證據。正嚴禪師曾試想過將現有武功的時代烙印層層剝去,還原當年武功的神韻,但是這個工作量實在太大,在他有生之年是不可能完成了,而他的後輩,沒有和他同等的武學見識,依舊是無法完成。
“你是我門下武學理論研究最深刻的弟子。也許有朝一rì,你能替為師回答這個問題——走吧,替我向丐幫的江幫主問一聲好。”正嚴禪師摸著張星沉的頭,輕聲嘆道。
後來張星沉才知道,正嚴禪師為了救她已經耗盡了全身所有力氣,又勉強打起jīng神,把自己全部武學知識都教給了她。當她離開天龍寺後的第三天,正嚴禪師便因為油盡燈枯,於天龍寺後院禪房坐化。
大理段氏最後一個jīng通六脈神劍的高手就此瞌然長逝,大理段氏關於六脈神劍的武學傳承也至此中絕。四十年後枯榮、段譽等人憑自己的個人理解從武功秘笈上自已領悟到的六脈神劍,和段氏一脈傳承下來的六脈神劍,其實已經是另一回事了。
丐幫幫主江嵐六年逝世。參加完江嵐的葬禮,看著二師兄汪劍通繼位幫主之後,張星沉便再也沒有回過丐幫。這些年,她一直在琢磨正嚴禪師口中的武功“時代烙
《重生之天龍前傳百度百科》 第15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