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第1/4頁)
誰知道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見房裡一團紅氣,異香陣陣,李靖定睛一看,只見殷氏生出一滴溜溜的如轉輪的肉球,不由大驚,手執寶劍砍去,只見肉球分開,跳出一個小孩兒來,滿地紅光,面如紅桃,右手套著一金鐲,肚腹上圍著一塊紅綾,金光閃閃。
這便是靈珠子的轉世化身,金鐲乃乾坤圈,紅綾乃混天綾,兩物乃乾元山金光洞的鎮洞之寶,李靖駭異,上前將其抱起,遞與夫人看,彼此恩愛不捨。
次日,李靖聽中軍官來稟外人有一道人求見,忙將之請來,只見那道人身著白玉服,周身仙瑞之氣,李靖自幼訪道修真,曾拜西崑崙度厄真人為師,學成五行遁術,見自己無法看透眼前道人道行,不由忙上前與之見禮,倆人見禮畢後,尊道人上坐。
道人正是乾元山金光洞的太乙真人,說明了身份,然後說道:“聞得將軍生了公子,特來賀喜,想收其為徒,不知尊意如何?”李靖知了對方乃聖人門下,聞得要收自己三子為徒,不由大喜,忙答應了,隨喚侍兒將三子抱出來。
侍兒將三子抱起來後,太乙真人接過一看,嘆道:“此子生於丑時,犯了一千七百殺戒。”又問“此子可曾起名?”李靖道:“不曾。”然後太乙真人又問:“將軍有幾位公子?”李靖回答道:“我有三子,大兒子金吒,拜五龍山雲霄洞文殊廣法天尊為師;二兒子木吒,拜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為師。”
五龍山雲霄洞文殊廣法天尊後叛教入了西方佛教成了文殊菩薩,而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叛教入西方佛教之後便是後世孺婦皆知的觀世音菩薩。
太乙真人將靈珠子轉世投胎進李家,哪不知道其兩子拜入師弟師妹門下,剛剛所問,只是作個形勢,然後道:“此三子可取名為哪吒。”然後與李靖閒聊一二,便回了山,說待其長大後再來傳教其道法武藝,李靖聞言自是拜謝,其實李靖又哪知道三子的來歷,這靈珠子前世乃女媧宮的一靈珠,後被元始所得,轉世之後,太乙真人來此為其開了靈智,前世今生早已明白,一身道行修為自是不凡,不需太乙真人傳教。
哪吒之事暫且不提,話說十二金仙之中的九仙山桃源洞的廣成子和太華山雲霄洞的赤精子出了玉虛宮後,倆人腳踏雲霧,結伴紅過朝歌時,忽然被兩道紅光把兩人足下雲霧阻住,不由一驚,拔開雲頭一看,只見朝歌皇宮之內正有兩個粉雕玉琢的小孩兒在嬉戲,掐指一算,知下面乃殷洪、殷郊兩殿下,與自己兩人有師徒之緣,倆人一合計,然後喚出黃巾力士,將兩位殿下抓回本山聽用,收其為徒,黃巾力士領命,駕起神風,往地一揮,只見飛沙走石,天昏地暗,一聲響亮,嚇得周圍宮女侍衛抱頭鼠竄,等一切靜下時,兩位殿下早已不知去向,嚇得眾宮女侍衛魂不附體。
待紂王聽得侍衛所報,大怒之下,將當時在場侍衛宮女全部炮烙慘刑。
而聞太師平叛北海叛亂袁福通等七十二侯,初時無功,待到截教師尊金靈聖母和趙公明一眾師伯師叔來到相助之後,很快,便將北海叛亂袁福通等七十二侯擒殺,平了叛亂,然後回兵奏凱回朝。
這一日,紂王正與狐妖楊貴妃歡宴,忽聽隨侍官報:“聞太師奏凱回朝。”紂王大驚,何故?聞太師乃其師,雖然常年在外出兵平亂,但是對其教導甚是嚴厲,所以紂王雖然登了基,成了天子,但是骨子裡卻對這個師尊甚是敬畏,聽到師尊回朝,不由讓下令讓百官迎接十里。
百官相迎,聞太師心下大樂,與百官相合後,乘墨麒麟往北門而進,路上,相商容與聞太師說了紂王與楊貴妃夜夜宴樂不理朝政和西伯侯征伐冀州兵敗之事,並說了紂王寵信費仲、尤渾這兩個奸臣,聞太師聞聽得此言,心中大怒,天生的第三隻眼睛睜開,射出一道白光,直去數十米,命執殿官:“鳴鐘鼓請駕!”文武百官大悅。
聞太師回朝,歌朝文武百官彷彿找到了主心骨,要說還誰能讓紂王敬畏,那只有這三朝元老紂王的師尊聞太師了。
紂王正在後宮與狐妖楊貴妃溫存,同時心中思忖到時與聞太師的說辭,突聽駕官上前啟奏:“聞太師還朝,鳴響九間殿鐘鼓,請駕登殿。”
紂王聞聽駕官所奏,不由默然沉吟,片刻後傳旨:“排鑾駕臨軒。”隨後,御前保駕眾百護衛扈擁紂王從後宮出來,登臨九間大殿,見紂王出來,文武百官齊齊朝駕,聞太師亦進了禮,禮畢,紂王說道:“太師遠征北海,平叛袁福通等反賊,勞苦功高,運籌帷幄,朕聽聞奏捷,心中甚喜。”太師拜伏道:“仰仗天威,託陛下洪福,此次得我截教眾長輩前來相助,得以滅怪除妖,斬逆剿賊,先王託孤,臣不敢有忘,但臣
《洪荒封神我通天的第二人格筆趣閣》 第3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