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2部分 (第1/4頁)

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四路是充州刺史(北部、山東西南部)劉岱,統兵一萬五千,前來響應。

第五路是河內太守(即河南腹地)王匡統兵一萬,響應討伐董卓。

第六路是曹操軍所在地的陳留太守張邈,派兵加入曹操的軍隊。

第七路是東郡太守(今河南淮陽地區)喬瑁,兵力有一萬。

第八路是山陽太守(山東省金鄉縣一帶地區)袁遺,帶兵一萬,前來會盟。

第九路是濟北郡相(相當於太守,今山東濟水以北地區)鮑信,領兵一萬,前來會盟。

第十路是北海太守(山東省昌樂縣一帶)孔融,統兵一萬五千,向陳留開發。

第十一路是廣陵太守(江蘇省江都縣地區)張超,統兵一萬,前來會盟。

第十二路是徐州刺史(山東省郯城縣一帶)陶廉,統兵一萬會盟。

第十三路是西涼太守(甘肅省西北部敦煌、酒泉一帶,亦即董卓的起家之地)馬騰,統一萬五千西涼兵前來助陣。

第十四路是北平太守(河北、北京一帶)公孫瓚,統兵一萬五千,南下會盟。

第十五路是上黨太守(山西省東南部衷治縣一帶)張揚,統兵一萬,西行會盟。

第十六路是長沙太守(湖南長沙地區)孫堅,率兵一萬五千,前來助陣。

上述十六路大軍,皆應召而來,向陳留、洛陽一帶進發,前來會盟。加上袁紹、曹操的二路,共計十八路諸侯,總兵力達三十萬,前來陳留會盟,討伐董卓,聲勢十分浩大,而上述十八路諸侯,也就是日後逐鹿中原的十八路英雄好漢了,因此詳列於前,往下自有詳細敘述。

十六路諸侯豪傑,分東、南、西、北四路,向洛陽都城方向進發,其中北平太守公孫瓚,曾與劉備同拜學於盧植處,和劉備情同兄弟。公孫瓚喜穿一身白戰袍,騎白色駿馬,北平又屬“遼西”,因此當時人稱公孫瓚為“遼西白馬將軍”。他統兵一萬五千人,一路南下,路經德州平原(今山東省陵縣)地域時,忽遇上一位故人。

公孫瓚在白馬上遠遠望見,在桑樹林中,閃出一面黃旗,卻僅得數騎,馳奔而出。公孫瓚仔細一看,原來來人竟是昔日的同窗好友劉備,劉備身邊還有兩名英偉大漢,三五隨從。

那二名英偉大漢,自然便是關羽和張飛,但公孫瓚離開涿縣已久,根本不認識關、張二人。

公孫瓚見是劉備,十分高興,連忙問道:“賢弟為何在此出現?”劉備長嘆一聲道:“小弟逃難,在此地隱身。聞公孫兄大軍至此,特來迎候。”

公孫瓚伸手一指關羽、張飛二人,道:“這兩位壯士是什麼人?”

劉備道:“乃小弟之結義兄弟關羽、張飛也。”

公孫瓚喜道:“聞說賢弟破黃巾賊時,有義弟二人,出力不少,便是這兩位壯士麼?”

劉備道:“的確如此。”

公孫瓚十分欣賞,問道:“他二人現居什麼職位?”

劉備道:“乃布衣草民之身。”

公孫瓚嘆道:“如此真可謂埋沒英雄也!如今董卓作亂,天下諸侯皆前去討伐,賢弟何不帶同關、張二位壯士,一同前去;為匡扶漢室出力,亦可趁此機會建功立業,你以為如何?”

劉備忙道:“天下英雄有此壯舉,劉備豈敢落後?願一同前去。”公孫瓚大喜。

此時張飛在劉備身後,恨恨的對關羽道:“當日若允許我一槍刺殺董卓老賊,又何來今日之禍亂也。”

關羽忙悄聲勸解道:“此一時彼一時也,事已至此,抱怨無益,還是放開心懷,跟隨兄長一道前去殺賊吧。”張飛這才不再發狠。

當下劉備率關羽、張飛二人,投入公孫瓚的遼西大軍,一同開赴陳留,曹操派人迎候。

此時各路諸侯陸續趕到,各自安營下寨,三十萬大軍,分佈了近三百餘里地方。各路大軍的首腦,均前來曹操的大營相會。曹操下令宰牛殺豬,盛宴款待各路諸侯,趁機商議進軍討伐董卓之策。

河內太守王匡首先進言道:“我等既以匡扶漢室為大義,彼此同心,何不推立盟主,以定約束機制,再行進兵討賊呢?”

眾諸侯一聽,皆同聲附和,但誰當盟主,各路諸侯卻各有心計,誰也不願搶先表態。

曹操見狀,心中不由一凜,暗道:眼見各路諸侯表面前來加盟,但心中卻各懷算計,若彼此異心,討伐董卓大事豈非未戰先潰敗嗎?那天機隱俠雖然暗示我曹操是領袖群雄、匡扶漢室的人選,但我兵力只得五千,各路

《三國異俠傳全》 第1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