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威爾遜的夢想與失敗 • 一 (第1/3頁)

[奧地利]斯蒂芬·茨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華盛頓—巴黎

1918—1919年

美國最優秀的總統是誰?1962年,美國一家全國性雜誌透過投票評選,為美國曆屆總統作出一個排名榜,結果是:第一名林肯、第二名華盛頓、第三名富蘭克林·羅斯福、第四名威爾遜。前三位美國總統可謂婦孺皆知;而名列第四的威爾遜總統卻不是人人都知道他在歷史上扮演的重要角色,因為威爾遜的政治生命是在失敗的氛圍中結束。然而美國人民並沒有將他忘卻,因為是他領導美國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始末。在美國,人們評價威爾遜,主要不是著眼於他是一位傑出的教育家,也不著眼於他在國內推行“新自由”政策,而是看重他在國際政治舞臺上為謀求美國領導地位所作的努力。威爾遜事業的頂峰是他親自率領美國代表團遠渡重洋,參加1919年的巴黎和會。這在當時的交通條件和美國政治傳統下,實屬罕見。威爾遜提出“十四點原則”作為締結《巴黎和約》的基礎,並提出建立國際聯盟的設想,以保障人類的永久和平。他的這些政治理想舉世矚目。在飽經戰爭苦難的歐洲人眼中,威爾遜不啻是一位“救世主”。可是,威爾遜的夢想並未實現。領導美國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羅斯福總統“十分欽佩威爾遜的夢想,但是他把威爾遜的失敗歸因於威爾遜把夢想當成了現實”。同樣,也有不少人把威爾遜稱為“堂·吉訶德”。西班牙小說中的堂·吉訶德,耽於幻想,不切實際,最終碰得頭破血流,但他畢竟初衷善良。在茨威格看來,威爾遜也是如此。

——譯者題記

鄧蜀生著《伍德羅·威爾遜》第224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9月第1版。鄧蜀生著《伍德羅·威爾遜》,第223頁。曾經把威爾遜當做“偶像崇拜”的英國經濟學家約翰·凱恩斯在1919年11月寫畢的《和約的經濟後果》一書中,把威爾遜比做“又聾又瞎的堂·吉訶德”。參閱鄧蜀生著《伍德羅·威爾遜》第179頁。

1918年12月13日,巨大的“喬治·華盛頓號”軍艦正向歐洲海岸駛去。軍艦上乘坐著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自從開天闢地以來,從未有過這麼多的億萬民眾懷著如此巨大的希望和信任,期盼著一艘船、期盼著一個人。歐洲各國互相怒氣衝衝地已打了四年仗,互相用機槍和大炮、用火焰噴射器和毒氣殺戮了千百萬自己國家最優秀、最朝氣蓬勃的青年。在四年時間裡,這些歐洲國家用語言和文字所表達的,無非是相互的仇恨和詆譭。然而,所有這些煽動起來的激昂情緒並未能夠讓人們聽不見隱藏在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自己的國家所做和所說的全都違背天理,玷辱了我們這個世紀。所有這些億萬民眾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都有這樣一種隱秘的感覺:人類重又倒退到野蠻的未開化和以為早已遠去的世紀之中。

伍德羅·威爾遜(ThomasWoodrowWilson,1856—1924),連任兩屆的美國第28屆總統。年I2月28日出生於美國弗吉尼亞州的斯湯頓縣,1879年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1912年7月被民主黨提名競選1913年總統,以“新自由”政綱競選獲勝,1916年以“他使我們免於戰爭”的口號,再次連任。1919年9月4日開始在全國巡迴演說,爭取美國人民支援國際聯盟計劃,9月25日病倒在火車上,10月2日回白宮後中風。1920年12月,威爾遜接受1919年度諾貝爾和平獎金。1924年2月3日在華盛頓病逝。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威爾遜親自率領美國代表團參加巴黎和會,1918年12月4日起程,1918年12月14日抵達巴黎,由於威爾遜一貫以維護和平的中立姿態,以仲裁人的身份調停歐洲局勢,尤其是他提出作為議和基礎的“十四點原則”後,歐洲輿論一度把威爾遜視為“救世主”,他抵達巴黎時,受到民眾熱烈的歡迎。第一次世界大戰從1914年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算起,至1918年11月11日大戰結束,歷時四年多,捲入戰爭的有33個國家,人口在15億以上,共有兩千餘萬人死亡,另有兩千餘萬人傷殘。

這時候,有一個人把自己的聲音從另一個大洲——美洲越過仍然硝煙瀰漫的戰場傳到歐洲,這聲音清楚地要求:永遠不要再有戰爭。永遠不要再有爭執,永遠不要再有那種罪惡的舊的秘密外交——這種外交把各國人民在自己不明真相和不願意的情況下驅趕著去當炮灰;而是要求:建立一種新的更好的世界秩序——“建立一種在臣民們同意的基礎上並得到人類有組織的輿論支援的法治”。令人驚異的是:在所有的國家,說

《人類群星閃耀時每章概括》 威爾遜的夢想與失敗 • 一(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