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三食好好吃 (第1/2頁)
倒影綽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在汴京開飯館》最快更新 [aishu55.cc]
崔家與廖家定下婚約,已是十二年前的事情。
彼時兩家交好,崔瑗翁翁更是與廖大郎的翁翁仿若兄弟,崔平遠和廖大郎的父親都在國子監讀書,崔家開了個小飯館,廖家開了個食材鋪子,真正的門當戶對。
崔瑗從小長得似個玉雕的小人,又聰明伶俐,極得翁翁和阿婆寵愛,便是崔玹出生,也無法撼動她在家中獨寵的地位。
廖大郎肖父,後來於學業上也算是有真本事,長相也端正,穿著青色儒衫,勉強也算個俊俏書生。
只是後來才看出他性格肖母,既愛斤斤計較又虛榮好面子。
廖大郎的父親過世早,崔平遠考中進士後,他又讀了幾年書,於景泰二年過世了。那時廖大郎已考入了阜山書院,廖大娘子潑辣能幹,倒也撐起了廖家。
定親的前後緣由崔瑗都記得,雖對廖大郎並無喜惡,可這時代自由戀愛或是女子不嫁人,都有些艱難。崔家其他人對廖大郎也極為滿意,她也無所謂。左右都要嫁人,嫁個知根知底總比盲婚盲嫁要好吧。
她並無堅決不嫁人的念頭,頗有些入鄉隨俗。日子都是自己過出來的,倘若廖大郎不靠譜,連調教的底子都沒有,她也是可以不嫁或是和離的。
反正因為翁翁和阿婆疼惜,兩家約定待崔瑗及笄後再行下定,她還可以看看廖大郎有沒有長歪。倘若廖家是個坑,崔家人也不會硬推著她跳。
實則後來崔瑗與廖大郎見得也少,逢年過節廖大郎來崔家,見的多是崔平遠和崔玹。
待到五年前崔家想買下榮記小館的鋪面,簡氏厚著臉皮去廖家借銀子時,才知道廖大娘子對崔瑗極不滿意,話裡話外多是挑剔和嫌棄。
因著“居作一年,即聽附籍”,在崔平遠被明州府學推薦至國子監讀書時,崔家兩老便跟著一起來了汴京,初時不過是在店宅務那裡租了個小院子,畢竟汴京的房價可是出了名的貴,尺地寸土,與金同價。崔家在明州府雖還算個富戶,到了汴京就有些不夠看了。
可等一年後在汴京落了戶,崔平遠才從同窗那裡得知,如崔家這般客戶,得在汴京居住七年以上才可去府學投狀參加科舉。
雖說汴京的考生多,可錄取名額更多,且科舉考試前再奔波來回明州府,畢竟受累。
崔家又咬牙走了另外一條路:買宅子買田地,爭取成為汴京的坊郭主戶!
於是崔家變賣了留在明州府的泰半家產,在汴京外城買了個一進宅子,又於扶溝縣買了20畝田地,由此轉為了坊郭六等下戶。
而廖家卻是世居汴京,不僅在內城有處□□建朝初年買入的二進宅子,廖家的二間鋪面還是他們自個人名下的。
兩家翁翁要定婚約時,廖大娘子是不太樂意的,嫌棄崔家是鄉下人。據說,當時廖大娘子還被廖家翁翁斥了“目光短淺”。
因著廖大郎君的功課時常還要崔平遠帶契,最後這個口頭婚約到底定下,兩家還挑了個日子交換了信物。
**
崔瑗到家時,廳裡燈火通明,家裡三人具在,聽得聲音,便都抬頭望了過來。崔瑗看著神色各異的三人,有些莫名其妙,低頭看了看衣飾。
普普通通規規矩矩,並無不妥。
崔玹已低下頭喝茶,簡氏覷了眼崔瑗的神色,柔聲說道:“今日回來倒有些遲了。”
崔瑗莫名:“倒也還好,不過是臨打烊前又來了一桌客人。”
照她規矩,打烊前一刻便要掛上謝客的牌子。只是那一行人領頭的乃是謝琤,後面幾個大人也是大理寺的熟客。
既然是老主顧(大金主),自然不能太講究規矩。
只是他們到底來得遲了些,暮食的主食烤肋排已是賣完,最後只能把自個兒的暮食讓了出來。
暮食她打算吃紅燒排骨燉拉條子。肋排切成了小塊,紅燒翻炒,又切了豆角和苞米塊一起燉煮,最後放入捲成細條的拉條子。那條子吸收了紅燒排骨的醬汁,竟比排骨還要好吃。
衛大江便只能眼睜睜得看著幾位大人吃著他的暮食讚不絕口,而他們的暮食則由茴香拿明早用來做泡飯的剩飯炒了個蛋炒飯。
至於他們明天的早食,嗯,待明早再說吧。
因而,崔瑗歸家便遲了些,只是以往也有遲些到家的,倒也不算特例,畢竟也只晚了二刻,不至於就要面對家人的齊齊盤問。
崔瑗轉頭看了眼瞧著有些心虛的崔玹,腦子裡回想了
《我在汴京等你講的啥》 9. 三食好好吃(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