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8部分 (第1/4頁)

丁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此時李密怒氣略息,忽人報曰:“前面風捲出一面黃旗,大書‘秦王’二字。今次來者,必是秦王。”密無柰,只得侍於路側。驟然一隊人馬到來,飛旗彩耀,寶駕相連,將跨銀鬃之馬,渾如璧玉麒麟。力士前引,掌扇後隨,史嶽、陶武欽依隊有進,王常、丘士尹按轡徐行。四將認得是李密,各在馬上口稱:“大王休怪失禮!”密與數將默然無語,不覺眼淚流下,連聲叫苦。伯當三回五次,只以忍言慰之。

原來秦王聽知李密投唐,欲報前仇,帝令李密來接,特地交十將妝作秦王車駕,與密接見,不是秦王,十次羞恥。時馬三保、洛陽史二人排列左右護衛,猶如天王之狀。李密見是秦王,向前告曰:“老拙有失遠迎,殿下勿責。”言未絕,只見秦王認是李密,即咬牙嚼齒,怒髮衝冠,手持寶雕弓,兜滿弓弦,搭上一箭,嚇得密將祖君彥、周臣、王伯當三人俯伏在地,面如土色。密跪在後面,兩手捧住其臉,彷惶戰慄不已。秦王見三人在地下打作一團兒,猶如宿犬之狀,即收其箭,以弓梢指定李密,罵曰:“汝這匹夫逆賊,誰教汝來?本待射汝一箭,報卻縲紲之仇,恐連累了這三人的性命,說我不能容物。暫饒汝的性命,權寄汝這一顆狗頭在頸,想亦只在早晚。”大喝一聲,李密唯唯惶恐而退。秦玉駕入長安。次日,面奏唐帝:“託父王洪福,今擒得薛仁杲、羅宗睺囚在監車,專候聖旨發落。”帝大喜,即令武士擁出,斬於市曹。當日,帝賜秦王金一千兩,銀二千五百兩,蜀錦一千匹,其餘將土皆論功升賞。

卻說李密含羞退歸邢府,旦夕坐臥不安,憂形於色,私謂王伯當日:“汝教吾歸唐,深言神堯大德。今見秦王,身若芒刺,令吾坐不安席,如之奈何?”伯當日:“屈身守分,以待天時,不可與命爭也。”當日散去,李密心中轉悶,無計可施。

是夜月明,密思昔日如此英雄,獨霸金墉,今日如此受人之制,放聲而哭。忽見一人自外而入,大笑曰:“主上何故如此?有何不決之事,何不與我商議,而自苦也?”視之,乃祖君彥也。

密請問之曰:“吾所苦者,受人之制也。”君彥曰:“何不往山東收撫士卒,取王世充如拾芥耳。實取大業於人之下,非大丈夫之志也。”正商議間,一人倏然而入曰:“公等所謀,吾已知之。吾亦隨往,暫助一馬之力。”密大喜,請坐而問之,乃賈閏甫也。三人共議,閏甫曰:“只恐唐帝不肯大王前去。”密曰:“吾有金銀、珠玉、眷屬、士卒在彼以為質,當必不疑。”次日,密入見帝,拜於闕下。帝問其故,答曰:“自投唐後,累荷重恩,未有寸功補報。今山東之眾,皆臣故時麾下素所訓練之人,臣請往其地收而撫之,以助國威,惟陛下察焉。”帝大喜曰:“卿所言極當,既是要去,必須得一將士輔助,以防不測。”密曰:“只消臣之手將王伯當足以獲矣。”帝乃遣伯當與李密同行。

當日李密得旨歸府,便收拾鞍馬,乃裹餱糧,以為行計。

獨孤公主向前謂密曰:“大王何如此之慌速?似有驚懼之色。”密曰:“吾有一事,非汝所知。”獨孤公主曰:“請問其詳。”密曰:“吾欲背唐而去,只慮汝在此,故吾有憂懼之意。”

獨孤曰:“是何言乎?吾兄待汝不簿,極其富貴,有何不足之處,欲往何所?”密曰:“主上恩寵雖厚,汝侄羞我何多?今勢不兩立,特往山東,收集士卒,隨時應變而舉事矣。”獨孤曰:“吾以汝為好人,盡心報國,今日何為此不忠不義之事乎?

此等之人,狗彘不食其肉,何可言乎?”即口唾其面,大罵不已。此時李密性如火焰,即拔佩劍對面劈去,獨孤首隨劍落,七竊進出,鮮血淋漓,遍於地下。王伯當日:“大王何故殺死公主?禍即至矣!”密驚曰:“我一時躁暴,事至如此,汝作何計較?與吾謀之。”伯當日:“此事千萬不可漏洩,大王急將左右之人封閉一室,不與往來,作急收拾鞍馬,平明速行。”李密依言。次早天尚未明,密跨銀鬃馬,持點鋼刀,同王伯當隨行六十餘人徑出北門,飛奔而走。

北門飛報李密奪門而去,輕騎六十餘人皆望北行。至申時左側,又邢府中人來告知秦王,說李密將獨孤公主殺了。眾臣愕然,一將挺身出曰:“李密殺了公主,背唐而去,必反於山東,是縱虎傷人也。某願將三千鐵騎生擒李密與殿下。”眾視之,乃幽州總管盛彥師也。秦王曰:“此賊背義忘恩,殺姑之仇,如何不報。今去已遠,作急趕去。”於是率領精兵,盡數皆起,併力追趕。三日至馬回川,看看趕上,見李密、伯當在前,相隔不遠,彥師大喝:“李密休走!秦王在此。”

《隋唐兩朝志傳怎麼讀音》 第18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