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56部分 (第1/4頁)

青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出什麼事了?難道謝家又派人搗亂?”劉同壽急忙問道。

“不是,是官,官府……”一句話沒說完,蘇子陽已經暈了過去。

“官府?怎麼可能?”

第92章 前車之鑑

劉同壽身邊一直不缺醫生,不過,李時珍隨韓應龍去京城見世面去了,李父還在東山鎮,蘇子陽突然暈倒,也鬧得眾人一陣手忙腳亂。

劉同壽正盤算著要不要做個人工呼吸什麼的,結果發現沈方卓不知道從哪裡摸出了根銀針,在蘇子陽的人中下針,然後又在他太陽穴上來回揉搓。

如是反覆,沒多一會兒,就見得蘇子陽口中長長吐氣,眼皮也開始抖動,竟是醒轉過來了。

“你還懂醫術?”劉同壽頗為驚異。

“皮毛而已,想行走江湖,多少也得懂點醫術。”沈方卓這次倒是挺謙虛。

武當派的形象跟想象中的很有差距,但不管怎麼說,人算是救回來了,聽沈方卓說蘇子陽只是憂急攻心,加之路途勞頓,並無大礙,劉同壽也放了心,直接追問鎮上的事來。

“……本來一切都好好的,張大叔和林老爺子他們還商量著說,今年鎮上算是豐收,有些餘裕了,等您回來後,咱們上虞也辦一場法事,收留些孤寡老弱……”蘇子陽說話有些斷斷續續的,不過意思表達的倒清楚。

“這是好事啊,跟官府又有什麼關礙了?”

劉同壽事先也聽到過些風聲,共濟社本來就屬於慈善性質,在救災的過程中,就發揮過一定的作用,現在想著更進一步,也屬應有之義。就算曆經浩劫,導致人情冷漠的後世,還講究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呢,何況是民風淳樸的明朝。

“當然是好事,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禮記中的大同之世,也無非如此!”蘇子陽神情莊肅。

“學生在外遊學多年,還沒見過哪裡有這般氣象呢!民眾自發組織起來,為首者心存善念,從者不計得失,錯非學生認得是家鄉,否則幾以為自己是那誤入桃花源的漁人了。小仙師雖在道門,但卻大有孔孟之風。”

跟梁蕭比起來,這位蘇孝子就是個書呆子,一引經據典起來,就進入了物我兩忘的狀態,羅裡囉嗦說了一大堆,卻一直沒說到點子上。好在劉同壽很有耐心,而且這些前因後果總歸也是有關聯的。

“可恨貪官無道!”蘇子陽面露憤恨之色,“日前遣了官差,悍然上門,竟是將張大叔等人一股腦的抓了去……”

“啊?”劉同壽急忙追問:“罪名呢?他們用什麼罪名抓的人?”

“謀逆!那些官差說張大叔他們結黨營社,收買人心,圖謀不軌,要治他們謀逆之罪!”

“收留幾個孤寡老弱來造反?那狗官瘋了嗎,他不怕天下人的悠悠之口嗎?”沈方卓一直沒出聲,可聽到這裡,他卻忍不住了。

兩邊的行為都很不可思議。

平時造橋修路建學堂,趕在災荒年,肯設棚施粥,這就已經是鄉紳中的典範了。區區一個小鎮的幾個家境尚可的普通人,就敢惦記大同之世,他真是不知道該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了。

而官府的應對更絕,居然要治這些人一個謀逆之罪!這不是瘋了是什麼?他不懂官場上的路數,可通常情況下,要是哪個地方官的治下出了這種事,那人還不得喜翻天了啊?這是實實在在的教化之功,天大的政績啊!

“馮知縣又外出了?”劉同壽也覺得不可思議,雖說官場中人翻臉比翻書還快,但在情在理,馮維世都沒必要搞這麼一出啊?

“縣尊一直都在,學生先是去過了縣衙,只是不得其法,這才欲往杭州尋您做主……”

馮維世沒發瘋,在官場上左右逢源很平常,但立場轉換太快,就不怎麼招人待見了。事情不是馮維世挑起來的,出動的官差也並非來自上虞,而是從餘姚來的。

“縣衙可以越界執法?”跨縣……聽起來有些耳熟誒,麻煩的源頭不出劉同壽所料,但產生的方式卻有些怪異。

“法度上自然是行不通的,但若以事急從權而論,也無不可……不過,若只是臨縣縣衙的話,馮大人倒也不會任他橫行,只是巡按御史謝大人,如今就在餘姚,拿人的命令,正是出自他手。”

“御史?”劉同壽心中凜然,急問道:“此人也是謝家人?”

“學生不知……”蘇子陽有些慚愧,他一心讀書,對窗外事向來不聞不問,遇事後更是慌亂,又哪裡顧得這許多。

“罷了。”劉

《明朝開國第一軍師》 第5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