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1/4頁)
辛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然重新認主,又何必再回舊主手中?”
天下琴雖是寶物,但李易確實沒有佔據之心,因此聞得江晚餘之言,李易很有些詫異,想起先前朱微顏介紹天下琴來歷時說的“天下琴非其主不可彈”云云,趕忙檢查一番自己的身體,卻驚喜的發現,自己渾身的真氣比先前更為充沛後實,竟上了一層樓,從化神境界通神階段一舉突破到分神階段。
難道自己方才一邊彈琴,一邊想著自己兩世的境遇,便是分神麼?
…………………
“老頭我行走江湖數十年,蒐集世間萬千曲譜,無有遺漏,怎麼從未聽過有這樣一首驚天地泣鬼神的曲子?”
江晚餘忽然似想起了何事,驀的轉過身來,抓住李易雙肩,只將李易疼得呲牙咧嘴,江晚餘厲聲喝道:
“再說你小子滿打滿算也就十幾歲,此回還是第一次行走江湖,如何能體會到曲子裡的淒涼哀苦?”
江晚餘此話一說,眾人也都是醒悟過來,將不解的目光投向李易,便是那朱微顏,此刻也全然不顧淑女風範,秀目中霧攏雲聚,動也不動的瞧著李易。
確實,能彈出這等曲子者,若沒有點生活練歷,那是打死眾人也不相信的。
李易抖了抖肩膀,從江晚餘手中掙脫開來,走到窗子旁邊,望著天外的那一朵飄過的白雲,白雲正孤單的向著衡山西北方向隨風而去。
衡山的西北方向,是自己此世遇見師傅郭不守的地方,也是自己前世“家”的地方。
“小道乃是北方戰亂的流民,隨數十萬人從北方遷徙過來,三年多前小道獨自輾轉到邵州城外,在一條臭水溝旁餓得奄奄一息之際,幸而遇見了師傅,才得以活下命來!”
李易靜靜的說道。
……………………
感謝aadd2007、雨夜冷心道友的打賞,順求推薦,拜謝!
第二章 遊歷 十六節 得琴比書
李易雖說得平靜,可聽者無不動容,在心中掀起了軒然大波,自古以來,悽慘者莫過於戰亂流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也還罷了,更為要命的是時時刻刻得面對敵寇的追殺,瘟疫的爆發。
歷史上有幾次著名的因為戰亂而由北往南遷徙的大移民,倖存者往往十難餘一,途中便是十八重地獄在人世間的真實寫照,昔日魏武帝曹操便如此形容“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李易小小年紀,舉目無親,能在戰亂流民生涯中存得性命,這中間要吃過多少常人難以想象的苦楚?要見過多少慘絕人寰的生離死別故事?也難怪李易能彈出這等讓人潸然淚下的曲子。
“這首曲子名為《依心曲》,乃是小道在流浪途中遇見一位盲眼老者,每日夜深人靜時候所奏。那一位盲眼老者後來染上瘟疫,懷抱嵇琴而逝世,小道因其中故事過於悽慘,故不願在人前提及。”
李易向著孟沛拱手行了一禮,道:
“今日得遇江前輩以及嵇康大賢的天下琴,小道將此曲彈了出來,總算是不讓《依心曲》湮滅於世。”
此次李易乃是相助孟沛對陣嶽麓書院,為不引起孟沛的誤會,所以李易將開始自己不彈奏《依心曲》的原因說?無?錯?小說 M。quleDU。cOM與孟沛知曉,以孟沛之大度,想來也不會計較。
世事便是這般的真真假假,李易剛開始是因為朱微顏琴技太過了得,想要藏絀,這會兒李易若真說藏絀,怕也沒人相信了。
…………………
“正所謂‘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在下於鄒城家中苦讀十幾年詩書,只道學有所成,今日得見李兄,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自己以往不過是坐井觀天罷了。”
孟沛讓開身子,不敢接受李易之禮,反而拱手向李易行禮,滿懷歉意道:
“因孟沛之事,勾起李兄之慘痛回憶,實在是孟沛的罪過!”
“自古名曲因人成,因事成,高山流水若沒有鍾子期俞伯牙互為知音,安能流傳萬世?廣陵散若非嵇康大賢於臨死前面對三千為自己請命的太學士而徹悟,怕也不會那般的灑脫千古。”
那江晚餘在聽得李易一曲以後,原本一直有些渾渾噩噩,這會兒聽得李易之身世,終似清醒過來,嘆道:
“依心依心,依心而生,依心而發,這天下琴獨弦之妙,便是為了這曲《依心曲》而成。老頭我以前演奏獨弦,面對天下琴上靈力之時,只想到去征服,去牽引,強扭的瓜兒終究不甜,如何能達到人琴合一?”
《三教九流圖片》 第3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