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佳節 (第1/2頁)
火焰大西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噹!”
隨著陸羽運用撬棍的本領越來越強,這可憐的核聚變裝置終於被他拆光了所有的外殼。
表層結構和線路全都暴露了出來,任由陸羽用手機記錄。
在忙碌的時候,時間總是很快過去,一轉眼陸羽已經在這個博物館待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對於其他館裡的科技產品陸羽很少顧及,一心對付眼前的裝置。
倒不是陸羽和核聚變裝置有什麼深仇大恨,只是在他的認知裡這東西對現在的藍星極為關鍵,很有可能就是第四次科技大爆炸的鑰匙。
早在21世紀之初時,誰也不知道能引領下一次科技大爆炸的科技主體到底是什麼。
比如第一次科技大爆炸,雖然從歷史上來說是始於歐洲文藝復興,但真正讓生產力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是始於蒸汽機。
當然了,要追根溯源,說是文藝復興解放了思想,才有了科技大爆炸的萌芽也沒錯,但落在實際物質上依託的科技主體才是科技大爆炸的支柱。
以此為脈絡延續,以內燃機為基礎,推動電力學的發展,於是第二次科技大爆發開始,以電力為主的各項科學由此展開,現代科學萌芽。
續第二次科技大爆炸之後,第三次科技大爆炸以計算機發展為主體,延伸出了大量資訊化的科技,人類進入資訊時代。
到目前為止,人類社會其實依然還在享受第三次科技的成果,人類目前的科技層次依然停留在這個階段,為下一次科技大爆炸奠定基礎。
那麼……第四次科技大爆炸的爆點是什麼呢?什麼是其土壤?由此引領的新一輪科學大爆炸的契機是什麼呢?
有的科學家認為是人工智慧,畢竟前幾次科技大爆炸都是以釋放生產力為契機,人工智慧的興起,能讓人類擺脫繁瑣的機械勞動,將創造力投入
有的科學家認為是可控核聚變,藍星需要更高效更清潔的能源來取代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更廉價的能源可以讓很多已經在實驗室裡實現的技術進入社會生產中。
在陸羽看來,石油危機在近半個世紀以來,已經數次影響到整個人類社會的穩定。能源問題解決不了,空有超前的生產方式,也會因為產能不足釋放不了生產力。
所以陸羽更支援後者,因此對眼前的核聚變裝置更上心一些,而不是去禍害其他科技樣品。(注1)
儘管這個博物館裡展示出的科技成果大約只領先了藍星五十年左右的水平,距離這個文明真正的科技水平相差甚遠。
但消化完博物館裡的成果之前,陸羽根本沒有考慮去其他區域探索,再多的寶藏拿到手裡才是自己的,不然發現的越多,將來被意外逼迫離開時越痛心。
在沒有任何打擾的情況下,一個月的時間裡,陸羽將博物館區域探索了大概。
“這大概是主題博物館,相當於這個文明從前某個時期的科技成果,我們從收集到資訊推測,差不多是在滅亡前400年到450年左右。”
“對應到藍星科技水平,相當於比我們領先了50年左右。”
“不得不說,運氣實在太好了!”
“再發達一些,我們可能根本不懂它們的原理,在外星文字沒能完全翻譯之前就只能守著寶貝乾瞪眼,而不是現在拿到圖紙之後就能開始著手復刻工程!”
在駕駛艙裡,陸羽難得沒有去折騰那臺可憐的核聚變裝置,聽著茅教授彙報最近的成果和進展。
手機那頭的茅教授看起來竟然年輕了一些,精神奕奕的模樣根本看不出是古稀之年的老人,這位老教授眼中燃著光和熱。
陸羽從這個外星博物館裡取得的成果實在太大了!
大到華國只要安心將復刻工程推進,逆向還原消化掉這些技術就能和外國所有國家形成科技代差!
那時候,整個人類族群可不僅是要從科技上,而是從任何一個社會方面都要由華國引領。
可以說將來能預見的輝煌一刻,是由陸羽親手奠定的。
只不過他現在懶洋洋的倚靠在駕駛艙裡,沒有半分之前日子裡充當文明搬運工的奮鬥模樣。
因為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陸羽也是今天一早從睡眠中醒來時才發現這個事實。
原來,根據手機上的日曆提醒——今天是除夕了。
“原來自己已經離開藍星差不多七個月了啊!”
意識到這點的陸羽難得的懈怠了,打算偷懶一天。
藍星那邊立刻就贊同了這個想法
《空間跳躍科技有限公司》 第二十六章 佳節(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