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6章 元狩五年,骨子裡不安分的劉胥(2) (第1/2頁)

劉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剩下的二十天裡除了繼續做美食,劉胥還接了一些私人訂製的服務。比如衛青代表軍方希望改良下軍糧,尤其是漢軍主糧的粟。武帝希望劉胥多做一些豆腐飲食,自從淮南王獻上豆腐以後武帝就喜歡上這一口了。大司農則是希望劉胥多研製一些平民可以吃到的食物,平民可以使用的烹飪方式和調味料太少了。

小米這個沒太大改進空間,劉胥只是將小米混合麵粉豆粉等一起加鹽炒制,吃的時候用水煮開就是粥,幹吃也可以,總比鹽菜和醋布來的好吃一些。軍官版加入糖和其他香料、芝麻等,豐儉由人嘛。給軍方主要推薦的是掛麵,生熟兩種。生的就是麵條切好後掛起來晾乾就可,耐儲存,食用也方便。同樣此法也適用於北方平民,小麥加工成可以食用的麵粉本身就麻煩,麵食的製作花費時間精力也太多,所以農民主要還是種的粟。但是對於國家來說小麥產量更高,粟用來做軍糧和儲備,小麥平民日常食用。對於國力的提高,稅收增加,平民食物的增多都有好處。掛麵適合農忙時食用,簡單煮熟就可以吃,在田間地頭點火用陶罐煮就可以,解放一部分婦女勞動力搶農時。

熟掛麵是興平的御面,傳說韓信做來當軍糧的,當然不可考。不過確實簡單方便,煮熟的掛麵晾乾就可,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煮軟了吃,更可以煮成糊糊吃。製作的時候加入鹽,方便儲存也省了醋布。

武帝的豆腐就簡單了,從小蔥拌豆腐到麻婆豆腐,從豆腐燴菜到炸豆腐配滷蝦油。豆腐的吃法隨便想想就夠應付他了,劉胥都沒多費腦細胞。

大司農的比較麻煩一些,對於古代農民來說,豆子豆苗都是日常飲食中的重要一環,只是大部分直接煮熟來吃不好消化,做成豆腐又費時費力。其實最好的方式是發豆芽,口感提升不浪費,也不麻煩。豆芽進入中國人的飲食要到北宋了,這一下提升了一千多年。至於推廣以後他們是水煮還是怎麼著都行,不是他該管的了。大司農那裡劉胥還提供了小磨香油和大豆油的製作方法,中國對芝麻的種植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大量種植了,這時候叫胡麻。給平民增加一種油脂,既可以吃還可以點燈,油水多了糧食就吃的少了,還能用於城防等好處多多。

折騰完吃食的劉胥再回到宮中的時候,少府的膳食基本換成了他的食譜,還有許多創新。古人並不笨,只是見識少一些,只要他們給他們一點靈感,所能創造出來的遠超你的想象。

民以食為天,我們的民族為了活著不斷的嘗試各種食物的吃法做法。因為這次美食的傳播,不管是後宮朝堂還是民間,劉胥收割了一大波好感,還有實際的禮物。後宮從皇帝到皇后、後宮嬪妃都有賞賜,朝堂的勳貴大臣也都有禮物送到。老百姓的反應沒那麼快,傳播在古代是一件緩慢的事,很久之後有一大批用劉胥的名字命名的食物。在劉胥建國西域的時候有極多的百姓自發前往西域,跟隨著他建設新的國家,這個按下不表。

劉徹對於這個兒子的折騰很滿意,只要是對大漢好對他的雄才大略有用的他都喜歡,而且還是不想分封國內不爭太子位他更滿意了。自己的兒子可以名留青史做一個賢王,自己臉上也有光不是。即使他想做太子自己也不會同意的,自己是個能折騰的,等自己老去的時候國家需要一個守成之君來整理自己留下的爛攤子,劉胥不合適。文景兩代積蓄這些年和匈奴大戰已經消耗殆盡,民間的疾苦自己不是不知道,只能苦一苦百姓,放縱劉胥多折騰一些對百姓好的事也能舒緩民間情緒。

武帝想完這些給劉胥下了一道特旨,准許他閒暇時可入少府。意思是你想折騰就在少府裡折騰,有成果了由皇帝和少府推出去,別像這次一樣動靜整那麼大。

劉胥能怎麼想,雷霆雨露俱是天恩,還是自己親爹,受著唄,以後出宮可就難了。恢復到日常生活的劉胥暫時不打算折騰了,秋天到元旦前是朝廷以及天下最忙碌的時候。秋收、上計、防備匈奴,自己低調一些,等過完年再去少府折騰。

轉眼就是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劉胥十歲,實際是九歲,古人算週歲的。元旦剛收假劉胥就跑到少府折騰去了,起因是冬天太冷,上完廁所用廁籌的時候手太抖給菊花戳破了,那一天他成了全長安的笑話。

為了菊花的幸福他要造紙,能造出來廁紙就行,能寫字的蔡侯紙讓工匠們自己折騰去吧,等他們做好自己又有功勞又有名氣,還能拿過來直接用,可比竹簡輕鬆多了。先秦兩漢的文人都那麼猛我覺得竹簡有很大功勞,讓誰天天舉幾十上百斤甚至幾百斤的竹簡閱讀書寫,天長日久下來妥妥麒麟臂,沒點力氣都讀不了書。

《大漢西征修改器》 第6章 元狩五年,骨子裡不安分的劉胥(2)(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