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 (第1/4頁)
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總部設漢口,先後還在長沙、廣州、成都、重慶、西安、香港等地設立分會,活動經費每月5萬元,由軍需署支付。“藝文研究會”是低調俱樂部發展後的公開組織,也是由汪派控制的宣傳喉舌與行動機構。武漢淪陷後,總部遷重慶,繼續活動。由“低調俱樂部”與“藝文研究會”的活動,形成了以汪精衛為中心的妥協投降派集團勢力。
同年初,汪派成員,擔任外文部亞洲司第一科科長的董道寧與“滿鐵”駐南京事務所主任西義顯拉上了關係,商量促成中日“和平”。在西義顯安排下,董道寧與“滿鐵”總裁松岡洋右見面。隨後,又以漢口政府第三勢力代表人士身份,先後與日軍參謀部謀略科長影佐禎昭、中國班長今井武夫、參謀次長多田駿等人進行了會談。3月,汪派干將高宗武又由周佛海安排以特派員身份,到香港和上海活動。在上海見到了董道寧,二人一起南下香港,同西義顯、松本重治、伊藤芳男等人進行會談。高宗武向日方介紹了“低調俱樂部”活動情況,說對日“和平派”將“逐漸佔有勢力”。經過商談決定將影佐致張群、何應欽信件不直接交張群和何應欽,而由周佛海交蔣介石和汪精衛。4月16日,高宗武再到香港見西義顯,傳達蔣介石的意向:東北四省、內蒙“可留待他日協議”。而河北、察哈爾“須絕對交還中國。長城以南中國領土主權之確立與行政完整,日本須予尊重”。'〔日〕西義顯:《悲劇的證人一日中和平工作秘書》,文獻社,1962年版,第135~136頁。'
以上述條件為基礎,可以先停戰進行交涉。但此時,日軍正進行了徐州會戰,對停戰未表示意向,徐州會戰後,日本內閣改組,宇垣一成出任外相,加強了對華外交攻勢。高宗武於6月14日再到香港,表示汪精衛等第三勢力願意作為中介促成“和談”。7月5日高宗武到日本,在影佐安排下會見陸相板垣徵四郎、參謀次長多田駿,重申上述觀點,希望開展“和平運動”。高宗武、董道寧的對日勾結,是汪集團投日的第一個步驟。
7月12日,日本五相會議制定《適應時局之對中國謀略》,以“為使敵人喪失抗戰能力,並推翻中國現中央政府,使蔣介石垮臺”為方針,要“起用中國第一流人物,削弱中國現中央政府和實力派,使在敵人中間建立反蔣、反共、反戰的政府。”'《日本外交年表和主要文書》下,原書房,1969年版,第389~390頁'。
幾天後又制定《從內部指導中國政府的大綱》,再度確認反蔣、反共、對佔領區實行“分治合作”等原則。隨著汪派的對日活動,日本將誘降目標轉移到以汪精衛為重點,同時還包括唐紹儀、吳佩孚等人身上。而汪精衛、周佛海等透過對日活動,取得了聯絡與共識,也積極籌劃正式投日。
10月,日軍攻佔了武漢、廣州等地,未能達到迫使中國政府屈服的戰略目標,遂加強了政治誘降活動。同期,土肥原等人策劃拉攏吳佩孚的計劃為吳拒絕,而準備投日的唐紹儀被國民黨軍統局殺死,日本的誘降目標完全集中在汪精衛身上。在廣州失守的當天,汪發表對路透社記者的談話:“如日方提出議和條件,不妨害中國國家之生存,吾人可接受之,為討論之基礎。否則無調停餘地。一切視日方所提出之條件而定”。'《申報》1938年10月22日。'
11月3日,近衛發表對華政策宣告,修改了第一次的“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的提法,同汪的宣告相呼應而稱:“如果國民政府拋棄以前的一貫政策,更換人事組織,取得新生的成果,參加新秩序的建設,我方並不予以拒絕。”'《日本外交年表和主要文書》下,原書房,1969年版,第401頁。' 實質是公開鼓動汪派加緊投日,近衛宣告立即得到汪派響應。7日,汪精衛、周佛海委託梅思平與高宗武作為全權代表,同日方會談。地址選在上海虹口的“重光堂”。
12日至14日晚,梅、高二人與今井武夫、伊藤芳男會談達成初步協議。基本內容是討論雙方各自的和平條件,並安排汪等出逃投日的行動計劃。
關於汪等投日計劃安排是:汪精衛等人接日本政府所確定的“和平條件”之後,則設法去昆明,公佈日華和平解決條件並由汪發表宣告同蔣介石斷絕關係,乘飛機去河內,再轉香港,與日方配合發表收拾時局宣告。在上述行動完成後,配合雲南及四川地方軍將領在西南地區建立新政府,併發布日華合作政策,推進和平運動。'《今井武夫回憶錄》,上海譯文出版社,1976年版,第304~308頁。'
達成初步協議之後,今井武夫急速回
《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館》 第14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