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11章 東晉政府的兩次北伐(一) (第1/2頁)

煮茶喝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 這一日,會稽王司馬昱急急忙忙來到宮中,找到了臨朝聽政的皇太后褚蒜子。 褚蒜子是前朝皇帝晉康帝司馬嶽的皇后,建元二年,晉康帝司馬嶽駕崩,年僅2歲的晉穆帝司馬聃繼位。 皇帝太小,少不懂事,年幼無法執掌國政,於是眾大臣紛紛請求讓皇太后褚蒜子臨朝攝政。 褚蒜子天生麗質,容貌絕豔,出生世家,家教良好,為人平和,氣度寬宏,見識開闊,與人和善,在朝中有著非常高的威望,眾人皆都拜服。 “會稽王何事這等匆忙?”皇太后褚蒜子問道。 會稽王司馬昱道:“太后,冉閔復活了!” 皇太后褚蒜子聽後,心中驚訝,又問:“冉閔不是被慕容儁俘獲,在遏陘山上斬首了嗎?” 會稽王司馬昱也是納悶地說道:“太后所言不差,可是如今聽聞冉閔又重新復活了!” 皇太后褚蒜子心中納悶,於是再問:“到底是怎麼回事?” 會稽王司馬昱道:“中軍將軍殷浩傳來訊息,說冉閔帶兵在河東郡和平陽郡兩地,連續擊敗燕國慕容評、代王拓跋什翼犍,又斬殺了駐守在河東郡的秦國將軍強勇。 如今燕國、代國和秦國正派出大軍圍攻冉閔,河洛地區防守空虛,中軍將軍殷浩請求二次北伐,收回故都洛陽。” 皇太后褚蒜子聽後,心中略有驚喜。 對於整個晉朝來說,北伐秦燕,收回故土,既是他們的夢想,也是他們的痛點。 其實對於東晉王朝來說,什麼北伐,什麼收回故都洛陽,都是一切無妄之談。 好端端的江南守著不成,非要進行什麼北伐,與匈奴、鮮卑、羯、氐、羌這些馬背上的民族作戰。 五胡將士自小身體強壯,擅長騎射,矛長馬快,來去如風,戰力強悍,根本不是中原晉人可以抵擋的。 與這些馬背上的胡人作戰,東晉的步兵那簡直就是去送死。 相反,南方地理潮溼,河流眾多,北方的五胡將士南下之後,個個水土不服,疾瘧四起。 且河流眾多,不擅於騎兵快速機動,所以五胡將士也是難以佔領南方,徹底消滅東晉。 況且還有長江天塹,人馬難以飛渡,沒有大型的戰艦,根本無法佔領長江航道,更無法運輸將士渡過長江。 三國時的曹操如此,飲恨赤壁;五胡的後趙如此,石勒數次打到長江邊上,到最後也只能是望江興嘆。 如此一來,南北分立,五胡下不得江南,但東晉亦不能收復中原。 但是,東晉王朝又不得不北伐,只因為國內也不太平,門閥世族強大,常常欺凌於皇室之上。 自東晉南渡之後,晉元帝司馬睿不得不依靠眾門閥世家立國,稱王導為“亞父”,於是這就有了“王與馬,共天下”的說法。 王導倒是個好人,為人和善,行事低調,不太張揚。但架不住他有個從弟,名叫王敦。 王敦乃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女婿,迎娶舞陽公主為妻,為人張揚,囂張跋扈,都督江、揚、荊、湘、交、廣六州諸軍事,手握重兵,兵駐武昌。 曾率眾沿江而下,兵指建康,險些滅了司馬氏的東晉王朝。 所以,東晉皇室一直採取依靠門閥、打壓門閥的戰略措施,在皇室與門閥之間找到平衡點。 可是翹翹板不好玩,稍不注意,便會失衡。 囂張跋扈的王敦死了,可是又出現了另一個同樣囂張跋扈的權臣——桓溫。 桓溫與王敦極為相似,同樣也是駙馬,娶晉明帝司馬紹之女南康公主為妻。 桓溫為人也是性格張揚,不拘禮節,囂張跋扈,蔑視皇權。 特別是當桓溫消滅成漢、平定蜀地之後,使得桓溫聲名大振,被封為徵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臨賀郡公。 持節都督荊、司、雍、益、梁、寧六州諸軍事,坐鎮江陵(今湖北荊州市),掌控著東晉王朝大半的軍事力量。 朝廷眾人對桓溫忌憚不已,擔心他日後難以控制,成為第二個王敦。 永和五年,後趙皇帝石虎去世,眾子爭權,中原大亂。 北方的百姓大批大批地南下,甚至就連後趙的壽春守將也叛變後趙,投降了東晉。 一時之間,不論是朝中官員還是民間百姓,北伐之聲大振。 此時的桓溫也坐不住了,心生癢癢,立刻上疏朝廷,請求北伐。 但是,朝中眾大臣卻不願意見桓溫一家獨大,於是東晉政府決定自己組織一支北伐軍,以平朝中官員百姓北伐之聲。 這次北伐軍的統帥是晉穆帝的外公,褚蒜子太后的父親——褚裒((póu))。 褚裒風度不凡,與京兆人杜乂齊名,被名士桓彝稱讚為“皮裡陽秋(口頭上不說什麼,心裡卻是非分明,很有主見的意思)”。 褚裒為官清廉,生活也很簡樸,從不假公濟私、仗勢欺人,因此在東晉士族之中有著非常高的威望。 鹹康八年,晉康帝司馬嶽立褚蒜子為皇后,徵召褚裒為侍中、尚書。 褚裒因為自己是皇后的父親,為防止遭人猜忌,於是請求外出任職。 褚裒出任江州刺史,居官清廉儉約,雖然身為地方長官,但是經常派自己

《五胡亂華全文》 第111章 東晉政府的兩次北伐(一)(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