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12部分 (第1/4頁)

貓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鴻臚寺的諸位官員也是對此瞭解之人,若是有他們的輔助,兒臣有信心能夠辦好此事!”

聞聽此言,李弘心中暗自嘆了口氣。

不得不說,他這個弟弟還不算是笨人,知道避開他這個問題,把責任都推到禮部和鴻臚寺的頭上。

此舉算得上是應對現在局面的合適之舉。

不過……

李弘的嘴角浮起一絲淡淡的笑容。

緊接著,戴至德便眉頭一皺,開口說道。

“雍王殿下此言差矣,和談之事乃是國之大事,殿下既然不熟政務,自當潛心學習,方能不負陛下娘娘厚愛,何況若是需要全盤依靠禮部與鴻臚寺,又何必重擇主持之人,直接由禮部主持便是!”

老頭子說話很直接,雖然口氣不是很重,但是意思卻表達的明明白白!

既然你幹不了,就一邊待著去。

這是國家大事,不是用來給你練手的。

要是單純讓人掛個名,還輪得到你?

一時之間,李賢臉色漲的通紅,卻無話可說,而且礙著戴至德的宰相身份,李賢也的確不能多說什麼。

不過李賢一時沒了話說,劉仁軌卻是站了出來轉身對著李治說道。

“陛下,太子殿下處政有方,滿朝內外交口稱讚,但是未免繁忙,和談之事事關重大,故而以老臣之見,還是另擇人選主持此事方才穩妥!”

不得不說,雖然劉仁軌在李弘的手中屢次吃癟。

但是畢竟在政事堂混了這麼久,看待局勢的精準程度,並非李賢可以比擬的。

對於眼前的局面來說,重點不是把李賢推上去,而是把李弘打下來!

因為只要李弘不再繼續主持和談之事,那麼身份地位能夠相匹配的就只有李賢莫屬。

而除了李治心中對於太子的顧忌之心外,李賢可以說是沒有其他的優勢。

不過顯然,劉仁軌更加了解李治,一言既出,大殿內的氣氛頓時又變得有些古怪起來。

第二百六十七章:坐看撕逼

而還沒等李治說話,戴至德便怒氣衝衝的說道。

“劉正則,你此言何意?和談之事從頭到尾乃是太子殿下一手操持,如今即將開始和談,為何你又跳出來說太子殿下不合適?再說太子殿下處政有方莫不成也成了錯處?”

其實也不怪戴老頭生氣,因為在他看來,今天李賢等人的行為簡直就是在胡鬧。

而且是在拿國家大事胡鬧,就算是想要搶功,也要分場合事件!

如今阿史那伏念尚在大殿當中,這些人便開始急吼吼的爭搶,簡直是在丟人。

況且如此大事,就算是有禮部和鴻臚寺的幫襯,李賢難以辦成!

再說那阿史那伏念豈是那麼好對付的?

如今看似是李賢和他合作親密,但是要知道,李賢無論希圖東宮之位多久,都不過是紙上談兵罷了。

真正的處政方面,哪能比得上李弘多年來的經驗。

所以其實剛剛戴至德雖然說話很不客氣,但是卻也並非是不實之語,在他心中的確覺得李賢不適合主持此事。

頓了頓,戴至德定了定神,轉身對著李治說道。

“陛下,和談一事關乎我大唐和突厥的百年關係,事關重大,豈可輕忽,雍王殿下雖年少聰穎,但畢竟資歷尚欠,太子殿下處政多年,必能完成此事,以慰天心,請陛下以大局為重!切莫被小人矇蔽!”

雖然戴至德的口氣和剛剛對劉仁軌相比有所緩和,但是依舊是一副硬邦邦的。

如今的局勢下,戴至德豈會不知劉仁軌等人的險惡用心。

他們言語之中一直有意無意的強調太子殿下在民間和朝臣當中的聲望,無非就是想要挑起皇帝心中的猜疑,繼而挑撥太子和皇帝之間的關係罷了。

既然如此,戴至德便以堂堂正正之師應對!

和談之事從一開始就是李弘主持,現在即將開始和談,但是卻冒出人來摘桃子,這種不厚道的事情,不管怎麼說都說不過去!

何況戴至德還有充分的理由,那就是李賢的資歷和能力都不夠!

既然他們拿李弘政務繁忙當藉口,他也就不客氣的直接將這一點指了出來,甚至連顧及大局這種話都說了出來!

言語當中更是將劉仁軌比作了奸佞小人……

而劉仁軌也是氣的滿臉通紅,鬚髮皆直。

要知道,他身居尚書左僕射多年,哪有人敢如此和

《重生大唐皇太子李治》 第11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