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9章 西歐視野 (第1/2頁)

草原戰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埃及法老決定直接對塞琉古動武,這個當前的霸主已經阻擋在他們面前,彷彿在說:“想要發展,就得過了這一關。”埃及法老清楚地認識了這一點,現在的局勢已經發展到了這一步,那就是要透過激烈地方式,建立起他們自己的新霸權來取代塞琉古的舊霸權。

法老赫克漢姆特是個做事很講究策略的人,他在發動進攻之前,做了一件事。

那就是他苦心經營了數十年的反塞琉古聯盟,他們表面上不過是貿易往來,但是彼此的交往中慢慢就形成了默契。最早的交際圈只有埃及和帕提亞。以前說過,帕提亞是個邊路窮國,他們拼得起,因為沒什麼可再輸了。後來,帕提亞人拉入了鄰居,深山國家亞美尼亞。這個時候,赫克漢姆特覺得時機可以,就果斷地進攻了塞琉古中部大城市,大馬士革。這一事件揭開了東方爭霸真正的序幕。

埃及與塞琉古開戰不久,帕提亞與亞美尼亞相繼向塞琉古宣戰。帕提亞在美索不達米亞發起攻勢,圍攻塞琉西亞城;亞美尼亞派出軍隊阻斷塞琉古增援,順帶搶劫道路上的貿易車隊。

本都和希臘在近東地區趁火打劫,夥同進攻了塞琉古在小亞的城市。塞琉古這個龐然大物四面受敵,陷入被周邊國家群起而圍攻的態勢。此刻,他們強勢的軍隊卻顯得捉襟見肘,東西不相顧。

畢竟曾經來自同一嫡系,安提戈諾斯一直關注著塞琉古的新聞。他對塞琉古困境的判斷是:合理地利用國土縱深拖延敵人,再尋找一個突破方向進攻或許可以扭轉局面。

這項蓄謀已久的策劃在埃及人的積極推動下變成事實。埃及人如願的看著事情正朝著他們所希望的方向進展。埃及一直擔任著反霸權鬥爭的組織者和主力軍,然而他們自己恐怕又有著別的打算。

現在談到東方,看似還離馬其頓王國很遙遠。不過,在西歐發生的事態變化,就與我們的主角馬其頓王國息息相關了。羅馬在與馬其頓的戰爭中損失慘重,羅馬的布魯圖斯家族幾近崩潰,而西庇阿家族也成了末勢之弩。只有北方的尤利烏斯家族還保有元氣,他們為了保衛羅馬,放棄了進一步向北擴張的有利局勢,轉而與高盧人、達西亞人和談。

這樣一來,北方的蠻族更加肆無忌憚地頻繁出擊。

高盧排程了更多的兵力轉向日耳曼,盟友不列顛在北部取得了對日耳曼的初步優勢。

達西亞終於騰出手,把他們的軍隊部署到馬其頓的邊境線,蠢蠢欲動。

達西亞與日耳曼相鄰,兩國一直保持著傳統的友好關係。日耳曼部落族群眾多,幅員遼闊,只是他們沒有形成統一的國家,以部落聯盟的形式共同禦敵。當然,他們的對手高盧和不列顛也是差不多的情況。

日耳曼人很重視騎兵,他們的騎兵很棒,而且步兵中有大量長槍兵。這種長槍兵也可以組成方陣,對抗騎兵效果不錯。但是他們的長槍方陣缺乏訓練,戰鬥隊形比較僵硬,無法與希臘和馬其頓那樣的步兵方陣相媲美。

反觀日耳曼的對手,高盧戰士們作戰勇猛,戰場上非常突出個人戰鬥力,可是缺乏團隊的力量。他們的兵種配置實屬平庸。雖然數量眾多,但是實際戰鬥力一般。因而,日耳曼人並不在乎高盧人來多少,他們的主要敵手是不列顛。

不列顛土著居民主要生活在大不列顛島上,他們在法蘭西北部擁有一片土地。不列顛沒有騎兵,他們配和步兵的行動是戰車。戰車在那個時代算是比較昂貴有效的作戰單位,有兩匹馬拉車,速度較快。分為弓箭戰車和重型戰車。弓箭車顧名思義就是戰車上的成員會用弓箭射擊,而重型戰車主要充當突破力量來用。如果運用得當,戰車可以剋制騎兵。

當不列顛用戰車衝擊日耳曼長槍兵的側後時,往往有著不錯的效果,但是長槍方陣正面是完克戰車的。就算是背後,方陣步兵動作快一點的話,也可以對付戰車。側面倒是有點困難,因為需要旋轉陣型。雙方的步兵倒是不差上下,不列顛的精銳步兵是重灌步兵,有著不錯的防護,他們個個劍術優秀。不過,日耳曼也有精銳弓箭步兵,可以射箭,也可以近戰。

總體來說,西歐的局勢戰亂不斷,各陣營疆界卻變化不大。

伊比利亞半島位於西南歐,比利牛斯山脈就像一道牆將這片土地與西歐隔開。這裡共同住著三種居民:西班牙人,迦太基人,高盧人。與西歐的複雜紛爭不同,這裡的居民們過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與世無爭。雖然有三家勢力,但他們之間彼此能夠和平相處。安定的生活持續了很久。

直到迦太基開始實施殖民擴張政策。

《馬其頓帝國之後是什麼帝國》 第29章 西歐視野(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