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頁)
白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前 言
孔子的弟子子思敘述孔子的話說:“君子行中庸之道,小人不行中庸之道。君子所以行中庸之道,是由於君子能夠時時處處做得恰到好處;小人所以不行中庸之道,是由於小人做起事來無所顧忌。”又說:“中庸是至高無上的德行啊!普通人很久以來不能做到這一點了。”所以不偏不倚,無過也無不及,合乎常情,合乎常理,惟精惟一,能達到最善,就叫做中。君子之所以能做到適中,就是他能順應時代的變化,時時都處於中間的位置。?
子華說:“聖人貴在中,君子抱守中,作為中庸之道,這就全部達到了。”東方朔說:“智慧的人為人處世,沒有不崇尚中的。”做人處在世道之中,能做到把守這個中,合乎常情常理,就可以說沒有過失,就能合乎大道了。?
現實中,中庸性格是一種難以達到但人人都可以塑造的性格,這種性格包容性強,可以融通諸家思想的體系精髓。具備這種性格的人,該仁慈時總是慈眉善目;身陷逆境需忍讓之時,他們的性格表現得忍性十足;機會出現,需決斷時,他們的性格又表現出毫不猶豫的果斷。他們把寬容、博大、仁愛、方圓皆交融在一起,看似無性格,實則是他們性格中諸家思想體系的活用,這種性格的人做事不成功,還有哪種性格能成功??
做到了中,就是至善的體現;做到了庸,就是道體的大用。把中庸用到宇宙本體上,就可以說是天地的中正,與天地相均衡;把中庸用到人生功用上,就可以說是內心的中正,與內心相均衡。所以堯告誡舜說:“一定要適當地掌握這個中。”舜又向禹傳授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為人處世,若適合於中道,就能秉承天下的大公;居處天下的大善,就能服天下千萬大眾,就能成就天下的大事。?
唐太宗性格中庸鑄就了一段輝煌的歷史,荀攸敦厚仁愛終得善終;孟嘗君、楚莊王容人贏得士為知己者死;曾國藩性格剛柔、方圓而成就一生。?
愚公移山,智公移性。移山先移秉性,移性修齊治平。謬誤移動一點就成真理,性格移動一點就成中庸。中庸的性格,透過學識、修養、經驗、閱歷來達到,只要努力塑造,就能接近完美,只要你努力,本書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虹橋書吧BOOK。
第2節:序(1)
序
中庸與和諧的思維結構?
一
對稱邏輯是思維內容和思維形式、思維觀點和思維方法、思維主體和思維客體、思維層次和思維物件相對稱的邏輯。?
對稱的思維方法是相容的思維方法,對稱的思維結構是和諧的思維結構。?
對稱邏輯是邏輯的邏輯;對稱邏輯是元邏輯;對稱邏輯是直覺的邏輯;對稱邏輯是創新的邏輯;對稱邏輯是整體的邏輯;對稱邏輯是本質的邏輯;對稱邏輯是實證邏輯;對稱邏輯是哲學的邏輯;對稱邏輯是全息邏輯;對稱邏輯是方法的邏輯;對稱邏輯是反思的邏輯;對稱邏輯是審美的邏輯;對稱邏輯是實踐的邏輯。?
對稱邏輯是“悖論”逼出來的邏輯。對稱邏輯是悖論的消解。?
二
中庸蘊含著對稱邏輯的雛形。?
對稱邏輯是根據時間、空間、層次相對應、科學正規化和實踐模式相對應的關係,全新認識和整合人類認識史、科學史,使之邏輯化的邏輯。?
對稱邏輯滲透在中國哲學的傳統中,要透過反思才能使之由潛邏輯昇華為顯邏輯。這和西方邏輯一開始就出現“邏輯”這一概念有所不同。?
一方面,中西邏輯是異,另方面,是完整的人類邏輯思想發展鏈條中的不同環節。異和同,都不是橫向的比較,而是縱向的發展階段。透過反思人類邏輯發展史,可以給不同民族的邏輯思維以相對稱的定位。?
馮友蘭說,中國的釋道儒的宇宙觀、人生觀真諦是“極高明而道中庸”,說明了對稱和中庸是一回事。極高明就是對稱,道中庸就是中庸。對稱邏輯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
對稱邏輯是對傳統文化反思的邏輯,對稱邏輯是中庸智慧的昇華。?
三?
傳統邏輯的學科基礎:事物(物件)的質。?
事物就是矛盾,就是對立統一,這是對立統一的客觀基礎。但任何事物都是相對靜止狀態和絕對運動狀態的統一;對事物的質的相對穩定性,即同一事物、同一屬性、同一關係在同一時間、地點下的確定性的反映,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
《中庸的名言》 第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