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頁)
大刀闊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作者有話要說:
☆、八 變化
嘉琪第一次開口叫任銘軒“爸爸”的時候,是在一個睡覺前的晚上。
任銘軒開會回家晚了,便先吩咐了家裡人帶著嘉琪吃飯。
那時嘉琪已經正式入讀了國立附小。每天早上,天沒亮,用過早餐的嘉琪,臉蛋香僕僕的,嘴裡都是剛刷過牙的薄荷氣息,就被他父親抱著,坐上了去學校的車。
任銘軒本來可以安排另外一輛車給嘉琪的,但是看到嘉琪孤冷弱小的樣子,他覺得,還是自己送嘉琪去學校上課比較好。
畢竟,他是嘉琪的父親。
而且,他覺得自己虧欠兒子良多。
他先把嘉琪送去學校,在去公司,這樣東西兩頭跑,一來一去,路上竟就會花去兩個小時。
每天中午的時候,任銘軒會叫家裡的僕人去學校給嘉琪送飯。因為國立附小所在地是老城區,家住的近的孩子中午都能回家吃飯, 而家住得遠的孩子,父母都會叫他們自己在學校吃,但是嘉琪初來乍道,語言有不靈光,所以任銘軒就派了人每日給他送午飯。
可是,他萬萬沒有料想到的是,他的這些舉動,竟無意給嘉琪帶去了很多麻煩。
嘉琪在美國的時候,是個活潑受歡迎的孩子,他長得漂亮,家世又好,從小就師從有名的年輕鋼琴藝術家學琴,在美國,會玩得孩子總比會學習的孩子更受歡迎。所以,雖然他並沒有很多洋人孩子的鬧騰,但是因為他彈一手好琴,很多小朋友都樂意和他做朋友。而且他所在的幼稚園裡面大多數小孩都跟他是一樣的階級,最差,父母也是律師牙醫之類的中產。另外還有不少明星的小孩也都送去那裡上學。這樣,大家之間也沒有什麼強烈的攀比競爭。
這一切,在紙醉金迷的圍城,卻有些不同。
有錢和有權的家長自然把孩子送進國立附小為第一志願,還有另外一些家境稍微差一點的孩子,父母也是鉚足了勁,各方面打點,要把孩子送進了國立附小。
在嘉琪的班級上,那個家境優越的孩子,叫張巖,是前任市長的孫子,而那個家境差一點的孩子,叫陳益 ,父母都是小本生意人。
剛開學的時候,陳益的父母就教導他要多和班上有“能力”的孩子來往,這樣對他以後有幫助。陳益從小在這樣利益薰陶的環境中長大,小小年紀,也養成了一幅勢力的態度。所以當他得知了張巖的背景之後,迅速就和張巖拉幫結派,做了朋友。
而張巖,一向囂張,在學校裡面對待老師的態度也是油嘴滑舌,老師們因為知道這些學生家長的背景,不好為了這個得罪另外那個,索性對待有些事情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張巖因為幼稚園就在國立的幼稚園唸的,到了小學,周圍也有不少原來的同學,所以自擁為老大,加上他偏愛打鬧一類的事情,更多的小男生因為崇拜自然而然就跟了他組織的“幫派”。而那些不跟他一起鬧騰的學生,就成了他的眼中釘。嘉琪自然就算一個。
嘉琪的中文水平有限,他很多時候還是更傾向用英文表達自己的意思,但是這一點,在周圍同學的眼中,卻被認為是炫耀。
陳益的英文不好;常常被英語老師批評;加上他天生偏玩;其他科的老師也常常為他頭痛。而英語老師最喜歡的人;自然就是丁嘉琪了。
嘉琪在美國出生長大;英語發音用詞都準確的沒話說;英語老師常常點嘉琪出來領讀;或則作對話練習。面對這一切;陳益十分不屑一顧。
英語老師這天上課又點了陳益的名;批評他上課不專心;做小動作;然後把丁嘉琪叫起來;示範了一次單詞朗讀;繼而叫陳益跟讀。
陳益本來就不喜歡這個從美國回來的小孩;他看起來和自己的世界太不一樣了;嘉琪的世界是乾淨純淨;象雪域高原的白雪世界一樣不染一塵; 而他的世界每日都是和老師做對;和張巖鬧事打假。加上嘉琪中文不流利;無法正常地和同學交流;在班上就不愛說話;總是一個人穿著整潔的校服在座位上呆呆地坐著發神。
陳益站著聽了一次嘉琪的發音純正;吐字清晰的朗讀後;結結巴巴地跟著唸了出來;他餘越念越小聲;到最後;幾乎就是在自己編造發音了。
英語老師嘲諷道:“你不是很厲害嘛,怎麼現在叫你跟著讀一次這麼簡單的事情都不會?”
老師一說完,周圍的學生就笑了笑。
陳益眼神兇狠地瞪了一眼同桌的女生,那女生立刻噤了聲。
英語老師見他一副不以為然
《青山常在詩句》 第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