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6章 我的新世界 (第1/2頁)

天魚一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插秧結束後三四天,是農民們比較緊張的日子。灌水太少不行,太多也不行。袁耀每天檢查,發現秧苗順利返青後,這才鬆了一口氣。後面的工作,就完全可以交代農民去做,自己不需要到場了。

晚上在周府夜宴上,袁耀提出明天返回新港。

眾人沒有作聲,看著主家周瑜,像是一起商量過什麼似的。“要回新港?”周瑜瀟灑地喝完一爵酒,放下酒爵慢悠悠說道,“新港如今有子翼照看生意,公子何必急著回去。”

“廬江之事已經做完,新港初建,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新港建設,留給工匠民工去做即可,公子去了,多添得一磚一瓦,有何益處。”

看樣子,周瑜似乎覺得鐵礦開發完成,後面的工作交給蔣幹去做就行,大家不必再去了,除非蔣幹遇到大事擺不平,大家再出面給他擺平。這也是當今世家豪族做生意的普遍做法。

“公瑾啊,你以為每日產鐵五六噸已經足夠,是嗎?”

周瑜不置可否。五六噸鐵對於現代人來說,也就夠農村建一棟小房子。可是對漢代人來說,夠半個天下的人一天用鐵量了。

魯肅見周瑜不接話,打破沉默接道:“日產五六噸,日入數百萬,公子是曠古以來未有過的鉅富,便是帝王的財富也不過如此,公子還不滿足?”

周瑜笑道:“子敬不知,公子的目標是日產百噸以上。他也不想想,就算真的煉出百噸來,有誰去買,堆在那裡自己瞧著好玩兒?那是鐵,又不是米,家家戶戶一年要吃掉一噸。”

眾人覺得周瑜說得有道理。任何東西需求量是一定的,生產多了它就賤價,白費力氣。哪怕糧食也一樣,一戶一年吃掉一噸,你生產五六噸來,也是浪費。

但是漢末謀士再怎麼聰明,他們也不會比一個21世紀普通青年懂得市場,市場需求是可以培養的,袁耀只好搖搖頭苦笑道:“原來公瑾真的以為那只是笑話。”

兩人越說越不對勁,陸尚因為沒有參與開發鐵礦,不好插嘴。劉曄怕二人越說越難聽,對袁耀拱拱手問道:“公子,明說了吧,公子所做的這些僅僅是為了賺錢?”

這話一出,大家都聽出了潛臺詞,一齊把目光投向劉曄。這話的潛臺詞就是:你到底是為了賺錢,還是志在天下?

劉曄是漢室宗親,這話問得很敏感。如果袁耀志在天下,對劉曄來說,這是奪他祖業,只怕他未必肯幫。如果只是賺錢,已經賺了這麼多了,更沒必要過分操心了。

大家看了劉曄一會兒,又不約而同扭頭看著袁耀。

袁耀突然感覺詞窮,不知道如何回答。

如果說自己只想賺錢,那麼如今賺的錢確實足夠駭人聽聞了,沒有必要留戀新港,放手給蔣幹去做就行。

但對於周瑜、魯肅這些才俊來說,亂世之中,賺錢的事業沒什麼吸引力,更有吸引力的是遇到一代雄主,一起建功立業。否則,魯肅在東城散盡家財,招募一群遊俠少年一天到晚遊獵講武幹什麼。

如果說自己志在天下,那麼不但劉曄很可能就回家務農去了,不再跟自己合作,而且周瑜、魯肅等人會不會繼續追隨也很難說,畢竟他們都很討厭袁術這是事實。

可是,如果老實告訴他們自己確實志在天下,但不是先用戰爭把天下打得稀巴爛,把人口消滅一大半,然後再從頭建設,而是希望找到辦法阻止戰爭,讓戰亂平息下來,從而發展工業、商業,建設一個新世界。

那麼自己所說的這個新世界,他們沒有見到過,他們能聽得懂嗎?在這個歧視工商業的時代裡,他們又願意跟隨自己發展工商業嗎?

陸尚見到袁耀沉默不語,擔心是因為自己在座,袁耀不敢推心置腹,畢竟,如今袁、陸兩家還處在實質上的敵對狀態,於是藉口要去巡夜起身向周瑜告辭。

“加恩,你不要走。”袁耀趕緊站起來挽留陸尚道,“我給你們看一樣東西。”

袁耀起身回到自己的臥房,抱出半匹卷白色絹帛,走到客廳中央,對眾人說道:“這就是我的志向。”

眾人好奇,紛紛起身圍了過來,袁耀將絹帛放置地上徐徐展開,眾人眼球差點蹦了出來:“啊,這是什麼?”

這是一幅寬二尺二(約50.82厘米),長二丈(約462厘米)的素描畫。畫中有八九個不同場景:人流如織的街景、琳琅滿目的超市、穿梭群山的火車、輪船進出的海港、風光旖旎的海灘、一望無際的農田、青春激盪的校園……全是袁耀對未來的世界勾畫。

《三國大王排名》 第36章 我的新世界(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