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92章 鏖戰氶水邊 (第1/2頁)

天魚一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袁耀與曹安銘對峙的這條河叫氶水,氶縣就是因為這條河流經而得名。

曹安民正在氶水西岸左右為難,一名斥候過來在他旁邊低語幾句。曹安民想了一會,突然一揮手道:“撤!”接著三千多騎向西滾滾而去。

“好險!”陶應見敵軍退去,大鬆一口氣道。

“幸虧魯公子指揮若定,”典農校尉陳登對魯肅讚道,“登自愧不如。”

陳登比魯肅年長數歲,兩人都是下邳國人,陳登出身淮浦縣,魯肅是東城縣。但兩縣相距二百多公里,所以二人也沒見過面。不過陳登不認識魯肅,魯肅卻早就知道他。

陳氏是下邳第一大族。陳登祖父陳亹官至廣漢太守,伯祖父陳球官至太尉,父親陳珪官至沛相,從父陳瑀、陳琮也都官至太守。陳登自己幾年前舉孝廉後擔任東城縣臨縣東陽縣縣長,這兩三年擔任典農校尉,對徐州經濟貢獻很大。這樣的家世和名士,作為同郡魯肅當然不會不知道。

得到偶像陳登的讚賞,魯肅躬身一拜道:“陳校尉過獎了。”

眾人聚談了一陣,袁雄和鄧當也正在指揮大家救護傷員,重新收攏石頭,防備敵軍再來。突然那名專盯各處旗語的衛士又跑過來說道:“大公子,魯公子,不好了,敵軍又回來了。”

眾人又是一陣緊張,袁雄大叫道:“快守住橋頭!”眾衛士得令,全擠到橋頭等待敵人來攻擊。

那衛士道:“不是這裡,是,是南橋。”

鄧當猛然大叫道:“不好,南橋只有一百人!快跟我走!”說完上馬帶著自己兩百人沒命地往南橋跑去。

魯肅大驚,差點把那座橋給忘了,不知道那邊能不能頂住等到援軍,不能頂住,這回就更加危險了。雖然加上鄉民有一千餘人,但是,騎兵只有六七十騎,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抵擋數千騎兵的衝殺。

“陳校尉,你和章都尉帶兩位公子到聚邑等待,看我們的訊號,如果木橋失守,我們擋住敵軍,你帶兩名公子立刻進山躲避。”

“遵命!”陳登此刻也不考慮身份高地,只能無條件服從魯肅指揮。章誑也得到陶謙的指令,讓他關鍵時刻聽從魯肅指揮,畢竟他們最主要任務是保障袁耀的安全。

“文勝,你率一百人和兩百鄉民守住這裡,不讓敵人偷襲成功。其餘人跟我去支援南橋。”

魯肅說罷,帶上兩百人跟著鄧當往南橋奔去。

袁耀望著魯肅背景大叫道:“子敬小心啊!”魯肅邊跑馬邊回頭對他笑了一下。

袁耀突然覺得自己非常害怕失去魯肅,這傢伙說是武將,又不像章誑這麼威猛,說是謀士,也不像陳登這樣風流儒雅,實則魯肅文治武功都是頂級人才,如果就這麼犧牲在這裡,袁耀等於失去一臂。

陳登卻不容分說,命手下十餘衛士將袁耀和陶應架上馬帶回聚邑。袁雄對邱七等人說道:“邱七、包過,你們幾個隨身保護大公子,我留在這指揮守橋。記住,大公子不能有任何差錯。”

邱七等人應道:“隊長放心,我等誓死保護公子。隊長保重。”

陳登等人將袁耀和陶應架回聚邑,親自登上聚邑觀望臺,目不轉睛盯著遠處大旗。只要大旗一倒,就說明木橋失守,陳登立刻帶上袁耀等人奔進聚邑北邊兩裡外的卓山。

話說鄧當率十餘騎先趕到南橋,果然曹安民得知南邊還有一座木橋,率三千餘曹軍撤回後,突然轉身殺一招回馬槍,直取南橋。

鄧當趕到那裡的時候,橋頭上數十名衛士正在堵住敵軍廝殺,另外數十名衛士正在攻擊從水裡游泳過河的敵軍。由於敵軍太多,防守人數太少,已經有少量敵軍登岸,情況十分危急。

鄧當大喊一聲:“隨我殺敵!”說完身先士卒,帶十幾名親兵撲向二三十名已經登岸的敵軍。

畢竟騎兵的威力遠勝步兵,登岸的敵軍沒了馬匹鎧甲,只能成為鄧當騎兵的肉靶,很快鄧當和他的親兵撲滅了幾十名登岸的曹軍。但是,又有曹軍陸繼登岸,畢竟曹軍遊過河來近千人,而這邊防守僅僅數十人,扔石子打擊敵人又不可能招招命中。

鄧當只得帶著十數名親兵到處滅火,哪裡有敵軍游上岸來,往哪裡撲上去。可是敵軍越上越多,越來越難撲滅,一旦岸上戰鬥膠著,所有河中的敵軍全部上岸,他們就擁有人數優勢。

鄧當大喊大叫,奮力殺敵,身邊親兵也減少了四五個,只剩十一二個,個個身上滿是鮮血,也不知道是敵人的,還是自己的。

就在這時候,魯肅又率領十餘騎趕到,跟鄧當共同斬殺登

《三國大王是誰》 第92章 鏖戰氶水邊(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