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18章 到達羅馬 (第1/2頁)

天魚一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到十日,袁耀船隊來到直布羅陀海峽。

直布羅陀海峽之名,到8世紀之後才有,此時它叫做丁吉斯海峽,公元前6世紀由腓尼基人所建的港口城市丁吉斯(今摩洛哥丹吉爾港),正好扼住海峽入口。

海峽北部的加的斯港,自從公元前206年被羅馬帝國佔領之後,就一直成為羅馬海軍的重要軍港。它和丁吉斯一南一北,守住了地中海的大門。

在海峽入口巡航的羅馬海軍,望見袁耀船隊冒著黑巖,嗚嗚怪叫著駛來,其餘船隻的大小,羅馬海軍倒也不乏,但中間一艘鉅艦,簡直就像一座漂浮在海上的島嶼。

“天啊,世上竟有如此巨大的戰船!”

地中海地區作為海上強國,早在數千年前就有巨大的海船,發生過無數次慘烈的海戰。但是,像航母號這樣的鉅艦,依然能夠令羅馬人目瞪口呆。

“快,通知將軍!”

巡航隊長命令一艘巡航艦返回港口彙報情況後,依然很敬業地率數艘巡航艦前來攔截袁耀。

袁耀見羅馬船隻前來阻攔,命船隊停止前進,派一艘船上前說明,巡航隊長又命人返回港口彙報情況。

丁吉斯港守將剛聽說有一支巨船艦隊逼近海峽,正在整軍備戰,又來報告說是大漢使團應元首(此時羅馬帝國執行元首制)之邀訪問羅馬。

“陛下邀,為何我們沒有接到通知?”守將疑惑道,“暫時不能讓大漢船隊進來,等到元首敕令到達再說。”

原來,塞維魯派了元老院的輪值主席前來迎接袁耀,但是,袁耀因為日夜兼行,比元老院主席更早來到直布羅陀海峽。

上次荀彧等人只率三艘船隻,二三百名衛士到達海峽,因為人少船少,沒有達到攔截的標準,丁吉斯港的駐防官員聽說大漢使團來訪,直接就放了進去。

這次袁耀帶來十一艘船,兩千多人,這是一支足以縱橫地中海的強大艦隊,按規定不能直接放袁耀入內。因此守將一邊積極備戰,以防萬一,一邊派人去羅馬請示。

袁耀在直布羅陀海峽外面的海域停船三天,直到羅馬元老院輪值主席戴維斯趕到,才把袁耀迎接入內。

戴維斯早已聽說大漢海軍有長達六七十步的大鐵船,但是他看到了荀彧等人乘坐的船隻並不算很大,為了顯示羅馬帝國的實力,他乘坐了一艘比和平號還大的船隻前來迎接袁耀。

等到他看到停在大海中央的袁耀船隊,一艘導航船最小外,六艘和平號鐵船,三艘友誼號鐵船圍著一艘航母號。即使沒有這艘航母號,三艘友誼號已足以把戴維斯嚇傻了。

“原來潘斯提亞所說並非誇張。”戴維斯搖搖頭嘆道,“看來元首撤他的職,有點冤了。這樣的大鐵船,便是元首的艦隊也無法阻擋。”

元老院主席是輪值制,輪流主持元老院會議,並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職務。塞維魯命戴維斯前來迎接,就是故意降低袁耀的接待規格,不想把袁耀的地位抬得太高。

不過袁耀對這種官場規則並沒有多少認識,也並不很在意,依然熱情地與戴維斯相見,感謝塞維魯的邀請,並邀請戴維斯登上航母號一同前往羅馬。

戴維斯參觀完輪船後,更是感佩不已。兩人一路探討大漢的政體和袁耀的和平主張,戴維斯發現,大漢所執行的君主立憲,與羅馬共和國時代的體制有很多相似之處。

比如,羅馬共和國時代,羅馬執政官由元老院選舉,任期十年,類似於大漢的宰相由議會選舉一樣。

“不滿主席閣下,”袁耀笑道,“我們的君主立憲制度,主要學習的物件就是古希臘民主制和羅馬共和國體制,到目前為止,這是我們能看到的最好的體制,我們只是稍加改革。”

“哦,袁公爵認為共和制和民主制是最好的體制?”戴維斯道,“那你們主要改革了那些內容?”

“我們主要增加了虛君制和強化了制衡制。”

“為何要增加虛君制?”戴維斯感到有些好奇。

“因為大漢兩千年來都有天子君臨四海,諸侯王享受分封。老百姓心中也有對於君王的崇拜,如果完全廢除君主,不但原來享受利益的君主們寧死不肯放棄,老百姓不知誰是天子,心中也不安定,保留君主體制,可以讓上下都得到安撫。”

“袁公爵果然有大智慧。”戴維斯讚道,“那強化制衡的方法,又是如何進行的,尤其是如何制衡掌握軍權的軍人?”

這個問題,才是戴維斯最關心的問題。

羅馬帝國此時仍叫羅馬共和國,因為

《三國裡的大王》 第318章 到達羅馬(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