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人類無法感知真實的世界 (第1/2頁)
個性玩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曾經,我的父親在和我暢聊人類對科學、對宇宙認知的問題時,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說法。
那就是“我們所聽見的一切,都只是一個觀點,不是事實。”
“我們所看見的一切,都只是一個視角,不是真相。”
“在尋求真理的過程中,秉持懷疑的態度,能夠讓你走得更遠。但堅持,卻往往能夠讓你走到最後。”
父親對我說過,人類的意識,一直是他們文明的科學禁區。因為一旦涉及意識問題,人類的科學幾乎就是束手無策。
但儘管如此,人類還是千方百計的用科學去解釋它的存在,並提出了一個名為“認知介面”的理論。
他們試圖想要透過這個理論,來解釋意識是什麼?宇宙究竟是什麼?他們所熟知的世界真相又是什麼?
在父親的觀念中,他認為人類其實無法感知到真實世界的。因為人類和真實世界之間,存在一個屏障。而人類就是透過這個“半透明的窗戶”或“顯示介面”,去了解真實世界的。
也就是說,人類其實並不能直接看到世界本身。所有的感知,都是間接的。如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都是假的!
人類可以認知真實世界,但卻無法感知它。
兩者的區別在於,一個屬於認知範疇,一個屬於感知範疇。認知範疇取決於人類的意識思考與想象,感知範疇取決於人類對世界本身能否進行真實感知。
比如:人類在一間溫暖的屋子裡,外面下著鵝毛大雪。透過屋內的溫度計,人類可以知曉屋外的溫度,為零下20攝氏度,這就是認知。但處於屋內溫暖環境下的人類,卻無法感知外界的溫度。
這種問題,就算上升到宇宙的尺度,也是同樣如此。
【那麼,人類怎麼知道他們無法感知到真實世界的呢?】
那時的我,還處於學習階段。對待一切新奇的事物,都充滿了渴求與好奇。
於是,父親為了滿足我的渴求,給我做了一個小實驗,名叫視覺偏差。
視覺偏差是指,由於各種因素導致的視覺感知上的錯誤或偏差。包括透明度引起的遠近錯覺,插入效應引起的遠近錯覺,“熟悉大小”引起的視覺錯覺,參照物差異變化所產生的錯覺,線性透視錯覺,排列密度引起的錯覺,運動產生的視覺錯覺,調節資訊和方向判斷所引起的錯覺等等等等。
簡單來說,就是想表達一個意思,那就是人類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實的,而是他們認為的。
我起初很不理解,因為在我的視角下,並沒有像父親所說的那樣,產生什麼視覺偏差。但那時的我,並沒有將這個疑問提出來,因為這會讓我體現得與父親不一樣。身為他的孩子,我想盡可能的與他相似。
透過進一步的交談,我知道了視覺偏差不僅僅是“不真實”的問題。而是每個人類,在看到同一個客觀事物時,可能都會產生一些不一樣的區別。甚至有可能是嚴重的資訊誤導!
也就是說,事實上是這個“介面”,造成了人類所能看到的世界模樣,而不是它原有的樣子。
父親告訴我說,在過去的歲月裡,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對世界的認知一直都在發生改變。如果人類所瞭解的世界,屬於客觀事實的話,那麼這種認知應該至少在幾百萬年裡,都不會發生較大的改變!
但是,在人類短短3000年的文明發展史上,這種對世界的認知,就發生了5~6次較大的改變。如:蓋天說、地心說、日心說、絕對與時空說、時空相對論等。
對此,父親表示了極度的悲觀。因為這恰恰說明了人類光憑藉自己的五感,不依靠科技手段的話,是無法瞭解到宇宙真實模樣的,更不可能知道客觀世界的反映!就算是有科技的幫助,也很難越過這層“介面”。因為它會自動忽略對人類自身生存毫無意義的資訊,就比如人類的視覺會自動忽略鼻子和睫毛的存在一樣。
而賦予這層“介面”的,不是別人,而是人類自己。是人類自己創造了這個“介面”!正是因為人類的大腦欺騙了他們自己,所以才很難發覺這個世界的真相!也就是人類主動與真實世界進行了隔離,從而遮蔽掉宇宙和世界的真理!
對於父親所說的這個觀點,我表示了很不理解。人類的大腦意識,為何要這麼做?它的目的是什麼?
父親認為,這可能是生存的需要。如果人類的大腦沒有這項功能,沒有了這個“介面”,沒有了和真實世界之間的屏障,他們就會清晰的看到這個世界的真相,
《當人類滅絕後的世界》 第3章 人類無法感知真實的世界(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