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1/4頁)
緣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老師,我認為這個問題不成立。”有同學先回答,“中學歷史學過春秋戰國的時代分界是三家分晉,可列國世界韓、趙、魏、晉四國是並立的,因此分不出春秋還是戰國。”
“有道理。”部分同學表示贊同。
“這是大家的一個誤區,”歐陽老師說道,“僅僅靠一些歷史事件來判斷時代的分野,是不夠嚴謹的。我們需要看到歷史事件背後的深層因素……”
接下來,老師講述了春秋與戰國這兩個歷史時期更本質的區別。春秋時猶尊禮重信、宗周王、嚴祭祀、重聘享、論宗姓氏族、宴會賦詩、赴告策書;而戰國則是邦無定交,士無定主,列國兼併,天下荼毒。簡而言之,就是孔夫子那句“禮必壞,樂必崩”,自打西周以來數百年間建立起並被天下各國遵守的周禮被廢棄不用,周天子的權威蕩然無存,各國兼併戰爭四起,才導致了三家分晉,田氏代齊。
另外,各國紛紛變法革新,國力的增強,生產力的飛躍也是決定性的因素之一,畢竟國家實力是根本,是基礎。從春秋到戰國,也就是從以禮、義為準則的時代演變為以力量說話的時代。
“現在,有人能告訴我,如今的列國世界屬於哪個時代嗎?”
“春秋時期,準確的說是春秋末期,列國世界正高速行進在通往戰國時期的路上。”由美率先答道。
“你能詳細說說嗎?”
“嗯,從戰爭之前的小邾會盟來看,周禮制度對齊、魯、宋等大國的制約尚存,師出必須有名,他們不敢像戰國時期列國一般沒有任何顧慮的挑起戰事。七八月份正是農忙季節,夏日的耕耘直接影響秋季的收穫,春秋時代戰爭發生在夏、秋兩季的並不多,就是這個原因。但恰在這時諸侯竟能出動四十五萬大軍來討伐傅陽這樣的小國,以此可以推斷出國人的發言權在降低,王權大幅增強,傳統的國野制度正在瓦解。最後,出動討伐傅陽的並不是各國的主力部隊,實際上齊、魯等國的軍力要強大得多,這在春秋時期是不可想象的,根據這些我判斷當下尚處於春秋末期。”由美一番言論有理有據,使人不得不服。
正如由美所說,春秋時期不可能有為了攻打一個小國派兵幾十萬的戰爭,春秋時代規模最大的吳、楚柏舉之戰楚國幾乎傾盡主力才湊齊了二十萬人,也有人說十萬甚至只有六萬人參戰,各國國力、生產力之弱可見一斑。直到戰國中晚期,各大國才有革車萬乘,帶甲百萬的軍事實力。
從另一個角度看,春秋時代戰爭主要是國人的義務,並沒有太多職業軍人的出現,國人不同意作戰國君便無法調動軍隊,《左傳》中經常有國君為了出兵和國人講條件,承諾給國人各種好處,直到對方滿意才能打仗的故事,中學課文《曹劌論戰》中就留下了魯莊公以“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的記載,這就是在討價還價。
戰國可不一樣,國野制度逐漸遭到破壞,很多人變成了職業農民兼軍人,戰時民為軍,和時軍為農,大大的提高了生產力和戰鬥力,同時也強化了君主的統治力,他們變得說一不二,以國家強制力調動軍隊,所為一將功成萬古枯,用百姓的鮮血換來極少數貴族的享受。
這樣來看,由美的分析完全正確,從國家實力這些硬體上講,列國世界已然具備了進入到戰國時代的基礎,只是思想上還沒有能完全摒棄周禮,制度上還沒有完全變法改革罷了。
“我們必須及時瞭解天下各國的動態,收集整理其中有價值的資訊,這些資訊會極大的幫助我們瞭解列國世界的發展變化,從而做出最合理的決策。”
這節課後,大家多多少少明白了一點,戰爭並不會因為傅陽打敗了諸侯聯軍而結束,恰恰相反,逐漸步入戰國時期的列國世界將會變得越發混亂,越發動盪。
“最後提醒大家,下週要上交沙盤作業,每小隊都要認真對待。
 ;。。。 ; ;
二、沙盤 上
面對著眼前一大堆的材料,御風有點懵,這麼多木棍、樹枝、粗麻布、針線,紙張,一沒有拼接插口,二沒有圖紙說明,他仔仔細細看了半晌,沒有任何頭緒。
“別相面了大俠,那不是拼的。”夢琳抱了各色布塊來,樹枝、木棍是搭架子用的,再把布料覆蓋在上面,是為了模擬高低不同的山地。藍色的布塊模擬河流、湖泊,剩下的布料和針線是拿來製作兵牌的,紙張用以標記山川地名以及部隊名稱。”
我的媽呀,御風暗想,這哪裡是製作沙盤,簡直是手工大賽,他心中叫苦,自己手笨
《傅陽曦頭像》 第3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