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部分 (第1/4頁)

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偷氖俏頤親約旱幕榕淠J劍��裁次頤僑死嗷嶠��扇鞝瞬煌�俺#俊�

當我們將人類與人類最近的親戚類人猿(有別於長臂猿或者小的猿類)相比,這個問題尤其尖銳。最近的物種是非洲人猿和倭黑猩猩,和這些物種相比,人類在基因核心物質(DNA)上只有1.6%的差別,接下去較近的是大猩猩(2.3%基因不同於人類)和東南亞的猩猩(3.6%的不同)。我們的祖先僅僅在700萬年前才與類人猿和矮黑猩猩的先祖分道揚飈,和大猩猩的先祖是在900萬年前分開的,和猩猩的先祖則是在1400萬年前。

與人類個體的生命相比,這是一段漫長的歲月;但對於進化過程來說,這只是一眨眼的時間。生命已在地球上存在了30多億年,多種多樣帶硬殼的複雜的大動物出現在5億多年前,在我們的祖先和我們類人猿親戚的祖先分離後的相對短暫的時間內,我們僅僅在部分明顯的方面有了適度的分化,但這些適度的區別(尤其是直立姿勢和較大的大腦)對我們的行為差異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在人類和類人猿的祖先分化的三個決定性的領域中,除開直立姿勢和大腦的尺寸外,還有性行為。猩猩總是獨居的,雌雄相會只是為了交配,雄性不照顧後代,雄性大猩猩有幾個雌性配偶,和她們中的每一個在幾年中保持階段性交配(在雌性最近一次給幼崽斷奶和恢復經期後至再次懷孕前);類人猿和倭黑猩猩群居生活,但並無持續的雌雄組合或者專門的父子組合。很顯然,我們的大腦和直立姿勢對於人類屬性——實際上,人類今天使用語言,讀書,看電視,購買或者種植大多數食物,佔有幾乎所有的陸地和海洋,把我們人類自己和其他物種關入牢籠,正在消滅多數其他動植物物種——的形成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可是,類人猿仍舊無言地在叢林中採摘野果,只在東半球的熱帶地區佔有很小的區域,不囚禁任何動物,並不對其他任何物種構成威脅。那麼人類怪誕的性活動在人類取得這些屬性中起了什麼作用呢?人類性方面的特色是否與人類和類人猿的其他區別有關呢?除開(也很可能是作為最終成果)人類的直立姿勢和發達的大腦之外,那些差別包括:人類相對缺乏體毛,依賴工具,使用火,發展了語言、藝術和文字。如果認為這些差別導致了人類性方面的特色,聯絡並不是很明顯。例如,沒有理由說人類體毛脫落使性娛樂更富吸引力或者人類用火導致了絕經期。相反,我認為,性娛樂和絕經期如同人類的直立姿勢和發達大腦,對於火的使用,語言、藝術和文字的發展是同樣重要的。

要理解人類的性活動就要承認它是一個生物進化學上的問題。當達爾文在他的鉅著《物種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中承認生物進化現象時,他的多數證據來自解剖學。他推斷多數植物和動物的結構是進化的——這就是說它們一代一代發生變化。他還推斷進化的主要力量是自然選擇。達爾文的自然選擇說是指植物和動物的結構適應性地發生變化,某些改變使得物種個體在存活和繁衍能力上比其他個體更勝一籌,這些特殊的改變代代相傳,因而數目不斷增加。後世的生物學家們指出,達爾文有關解剖學的推理同樣適用於生理學和生化學:動物或植物個體的生理和生化特徵也是隨一定生活方式調整,並且順應環境發展。再後來,進化生物學家指出,動物的社會系統也是發展變化的,即便是一些關係密切的動物物種,有些是獨居的,另外一些是小群活動,還有些知是大群生活。它們的社會行為是動物為了生存和繁衍而進化的結果。究竟是獨居還是群居更有利物種的生存和繁衍,取決於諸如食物來源是叢生的還是散佈的、是否面臨食肉動物襲擊的高度風險,等等。性活動也是同樣道理,它取決於每一物種的食物來源,食肉動物的威脅和其他生物學上的特徵。某些性行為方式也許要比其他方式更適於生存和繁衍。在這個問題上僅舉一例,一種最初看來與進化邏輯截然相反的行為:吞食性伴侶,即有些物種如蜘蛛、螳螂的雄性在交配後甚至在交配時照例就會被它的配偶吞食。這種吞食顯然得到了雄性的同意,因為這些物種的雄性靠近雌性,沒有任何逃跑企圖,甚至將腦袋和胸部靠向雌性的嘴巴以便雌性嚼食它的大半截軀體,而與此同時,它的腹部仍在繼續向雌性體內射精,工作不輟。

假如誰把自然選擇的意義看作是儘可能保證生存,那麼這種自殺性的同類相食便毫無意義了。實際上,自然選擇保證的是基因的傳遞,而生存在多數情況下只不過是一種使基因的不斷傳遞成為可能的策略。我們來設想一下,例如延續基因的機會

《人類的性選擇進化》 第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